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至金陵先寄献刘留守》
《将至金陵先寄献刘留守》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梁益羁游道阻长,见公便觉意差彊。

别都王气半空紫,大将牙旗三丈黄。

江面水军飞海鹘,帐前羽箭射天狼。

归来要了浯溪颂,莫笑狂生老更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zhìjīnlíngxiānxiànliúliúshǒu
sòng / yóu

liángyóudàochángjiàngōng便biànjuéchàqiáng

biédōuwángbànkōngjiāngsānzhànghuáng

jiāngmiànshuǐjūnfēihǎizhàngqiánjiànshètiānláng

guīláiyàolesòngxiàokuángshēnglǎogèngkuáng

注释
梁益:梁州和益州,泛指诗人游历的地方。
羁游:漂泊旅行。
差彊:稍微增强,振奋。
别都:指离开的首都或重要城市。
王气:古代认为帝王所在之地有王者之气。
牙旗:古代军队中将领指挥用的旗帜。
水军飞海鹘:比喻水军行动迅速,像海鸥飞翔。
天狼:古人常以天狼星象征敌人。
浯溪颂:可能是指在浯溪创作的诗篇或者歌颂某人的诗。
狂生:自谦或自嘲的称呼,意为狂放不羁的人。
翻译
梁益之地,我长久地漂泊在外,见到您后心情顿时变得振奋。
告别都城,王气弥漫半空,大将军的旗帜长达三丈,鲜明的黄色象征威严。
江面上,水军如同海鸥翱翔,帐前士兵箭矢直指天狼星,展现英勇之姿。
回到故乡后,我要完成浯溪的赞歌,不要笑话我这个看似狂放的老者依然热情如少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将至金陵先寄献刘留守》,描绘了作者在羁旅中即将到达金陵时的心情和所见景象。首句“梁益羁游道阻长”表达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漫长,但见到刘留守后,心情有所振奋,"见公便觉意差彊"。接下来的两句“别都王气半空紫,大将牙旗三丈黄”,通过描绘南京作为昔日皇都的壮丽气象和大将的威严旗帜,展现了金陵的雄浑气势。

“江面水军飞海鹘,帐前羽箭射天狼”运用比喻,写出了江面上水军如海鸥翱翔,帐前士兵箭矢直指天狼星(古人认为此星象征敌人的威胁),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军事防御的紧张气氛。

最后两句“归来要了浯溪颂,莫笑狂生老更狂”,诗人表示自己归来后要完成对刘留守的赞歌,尽管年事已高,却仍怀有豪情壮志,流露出一种不减当年的狂放之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饱满,既有个人的旅途感慨,又有对金陵繁华景象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敬仰和自己的壮志,展现了陆游豪放洒脱的文人风骨。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奉和御制清心殿水清木再连理

禁中迟日照南荣,瑞木联祥耀国经。

合干旧临宫槛密,交柯重接帝梧青。

华平对植行侵陛,若木相辉影满亭。

况是斋心延贶地,愈昭天意答惟馨。

(0)

厩马

万里无尘塞草秋,玉轮金轭未巡游。

上林苜蓿天池水,饱食长鸣可自羞。

(0)

思政堂

邵阳府第之西,湖山之东,耽耽大厦磨苍穹。

贤哉郑侯为栋隆,朝夕思政于其中。

取君子之九思以谨行,取季子三思以尽忠。

及思治道贵清静,又效曹参舍盖公。

之子于归筑百堵,已见丰年咏华黍。

周公待旦复何为,赞赞宣王之复古。

(0)

次前韵谢王主簿二首·其一

夷甫风姿满坐倾,浚冲电目照人明。

更拈秋水长天句,来映清霜十月晴。

援笔而成祢处士,摇毫不尽崔廷评。

若容跛鳖追高步,勿恤驱尘小作程。

(0)

十月二十日晚风雨大作

猎猎风声万马奔,我方愁绝坐黄昏。

了无鼠辈窥厨冷,顾有狸奴同席温。

静里顿能除妄想,病中还欲寄空门。

四时鼎鼎催人老,篱菊销香梅返魂。

(0)

书韩山人壁

山木争高叶尽深,山人半醉在庭阴。

常时具馔多餐药,偶夜听松不弄琴。

雨后看苔连井口,秋来见月到池心。

近闻墙外诸峰卖,只向茶铛便煮金。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