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赠洗斋》
《高阳台.赠洗斋》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绯苣同心,灵鹣共命,梅边稳住吟身。

小谪华鬘,从知早种兰因。

璿玑才调风流远,羡沤波、福慧平分。

尽消他、韵事红闺,刻烛裁云。

石城大好家居在,傍绒庄绮陌,烟水东邻。

璧月新愁不散,轻上眉颦。

无端锦瑟空房语,送华年、断梦成尘。

俧谁怜,青鬓萧疏,对影朝昏。

(0)
鉴赏

这首词以"绯苣同心,灵鹣共命"起笔,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画面,象征着主人公与伴侣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如同红色的苣菜般紧密相连,如同神话中的比翼鸟一样共享命运。在梅花盛开的环境中,他们静静地吟咏,寓情于景,显得尤为温馨。

"小谪华鬘,兰因早种"暗指他们之间的缘分深厚,即使经历些许挫折,也能坚守如兰,早有注定的幸福。接下来的"璿玑才调风流远,羡沤波、福慧平分"赞美了对方的才华横溢和福慧双全,表达了词人对对方的钦佩和羡慕。

"韵事红闺,刻烛裁云"描绘了他们在闺房中共同创作的美好时光,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然而,下文转而触及到离别之苦:"石城大好家居在,傍绒庄绮陌,烟水东邻",暗示了分离后的孤独和思念。

"璧月新愁不散,轻上眉颦"描绘了主人公面对新愁无法排遣,只能让愁绪轻轻爬上眉头的凄凉景象。"无端锦瑟空房语,送华年、断梦成尘"进一步表达了对往昔欢愉时光的怀念,以及梦想破灭的无奈。

最后,词人感慨"俧谁怜,青鬓萧疏,对影朝昏",无人理解他的孤独,只有日渐稀疏的头发和每日相伴的影子,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赠别词,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爱情的执着。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苏幕遮.题盘斋

虎头云,狮口水。风卷虚无,飞入疏帘里。

古木阴阴凉不已。无数蝉嘶,又送松声起。

荔成花,蕉有子。多种丫兰,分我茎茎紫。

甘蔗还教甜到尾。抱瓮相从,我亦忘机矣。

(0)

浣溪沙.桃溪

榕叶阴阴又木棉。芭蕉黄映一溪烟。

人家半在峡门边。

虾菜未残三月市,鱼花争上九春船。

愁同百丈尽情牵。

(0)

渔家傲.水仙花

远自姑苏来药市。茎茎抽出凌波子。

六瓣冰开寒若水。纯黄蕊。相中微带人间腻。

朵大梅花应不似。叶长只为多泥滓。

月有京华都与尔。清泠里。衣裳一一生霜气。

(0)

满宫花

最相思,楼上镜。长带一枝花影。

娇莺定解梦湘东,不向画帘惊醒。

泪染春笺红雪莹。锦水桃花相映。

回文书就字斜斜,念与东风教听。

(0)

桂枝香.二首·其一

殷勤八跪。但暮送潮头,朝迎潮尾。

正值沙禾始熟,竞衔双穗。

黄膏四角随圆月,任雌雄、入秋皆美。

虎门船返,两篮紫甲,一筐红蜕。

况滥口、河鲀大至,被生钓千头,腥吹墟市。

多谢鱼姑肯卖,百钱随意。

更纤手、细将香秆,并霜鳌、对对穿起。

急归烹取,蘋花深处,浊醪相媚。

(0)

荷叶杯

紫燕双双飞去。何处。凭尔寄相思。

无书只有一红丝。红是口边脂。郎问玉颜消否。

如旧。独宿绣房深。床间留得凤凰琴。泪适不成音。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