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叶阴阴又木棉。芭蕉黄映一溪烟。
人家半在峡门边。
虾菜未残三月市,鱼花争上九春船。
愁同百丈尽情牵。
榕叶阴阴又木棉。芭蕉黄映一溪烟。
人家半在峡门边。
虾菜未残三月市,鱼花争上九春船。
愁同百丈尽情牵。
这首《浣溪沙·桃溪》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桃溪两岸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生活。
首句“榕叶阴阴又木棉”,描绘了榕树浓密的叶子和木棉花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季节氛围。接着,“芭蕉黄映一溪烟”一句,通过黄色的芭蕉叶与溪上的轻烟相互映衬,渲染出一幅宁静而略带朦胧的画面。这两句通过色彩对比和景物组合,展现出桃溪独特的自然之美。
“人家半在峡门边”一句,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了居住环境,暗示了桃溪沿岸居民的生活状态,给人一种和谐共处的印象。接下来,“虾菜未残三月市,鱼花争上九春船”两句,分别描绘了春季市场热闹的场景和渔民忙碌捕鱼的情景,体现了当地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繁荣的经济活动。这里,“虾菜”与“鱼花”不仅指具体的物品,也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希望。
最后,“愁同百丈尽情牵”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可能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或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一句与前面的欢快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浣溪沙·桃溪》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桃溪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生活以及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算风光,依稀才过传柑。
又取次、韶光媚眼,今朝三月逢三。
映一行、水边粉屧,立几簇、桥上红衫。
皂荚园中,丁香树下,春人影落百花潭。
又何处、东风作阵,吹绽碧桃缄。
从古是、清明上巳,两好难兼。
恰经过、幽坊小市,衣痕鬓缕廉纤。
翠蛾招、流觞巷北,黄莺唤、泼火城南。
艳粉墙头,红香帽底,花枝婉娩碍晴檐。
争留住、饧箫戏鼓,准拟待新蟾。
归来晚、梨花院宇,情绪恹恹。
归兮何暮,叹风尘经岁,迷阳却曲。
忆我同君为狎宴,夜夜弹丝吹竹。
弟蓄余髯,人呼沈瘦,侧帽谈公谷。
人身似此,安能仰面看屋。
故里才子都官,舍人唐老,英妙兼耆宿。
更有肩吾能爱我,客舍绨袍情笃。
归见三君,雪深一尺,定理寻诗躅。
尺书好寄,江船不乏千斛。
晴峰乱矗,似丛丛春笋。贴向吴天翠无尽。
映澄湖、几幅纯绿柔蓝,纷织处,烟际渔榔隐隐。
断崖横塔后,扪葛攀萝,私路萦纡细如蚓。
村鼓正喧阗,赛火成围,雏伶唱、消魂院本。
讶蓦地飘飘绿杨丝,乍小露墙头,一群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