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唐德明秀才玉立斋》
《题唐德明秀才玉立斋》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坡云无竹令人俗,我云俗人正累竹。

玉立斋前一万竿,能与主人相对寒。

看竹哦诗笔生力,山童怪予遽忘食。

不但不可一日无,斯须无此看何如。

诗成欲写且复歇,恐竹嫌诗未清绝。

丁宁一竿不可除,竹亦何曾减风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ngmíngxiùcáizhāi
sòng / yángwàn

yúnzhúlìngrényúnrénzhènglèizhú

zhāiqiánwàn竿gānnéngzhǔrénxiāngduìhán

kànzhúòshīshēngshāntóngguàiwàngshí

dànkàn

shīchéngxiěqiěxiēkǒngzhúxiánshīwèiqīngjué

dīngníng竿gānchúzhúcéngjiǎnfēngyuè

注释
坡云:山间的云。
俗:世俗,不雅致。
累:牵累,束缚。
玉立:形容竹子挺拔。
寒:清冷,寂静。
哦诗:吟诗,作诗。
遽:突然,猛然。
斯须:片刻,一会儿。
清绝:清新绝妙。
丁宁:叮嘱,告诫。
减:减少。
风月:自然景色,风雅与月色。
翻译
山间的云没有竹子显得俗气,我认为世俗之人正是被竹子所牵累。
斋前有万竿翠竹矗立,它们能与主人一起度过清冷的时光。
看着竹子吟诗,笔下生出力量,山童惊讶我竟忘了吃饭。
我不能一日无竹,片刻没有竹子观赏,又会怎样呢?
诗作完成想要落笔,却又停下,怕竹子会觉得我的诗不够清新脱俗。
我叮嘱不要砍掉任何一竿竹子,因为竹子从未减少过它的风雅和月色之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名为《题唐德明秀才玉立斋》。诗中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追求的深刻理解。

“坡云无竹令人俗,我云俗人正累竹。”开篇即以独特视角审视竹子与世俗之间的关系,反思人们往往忽略了竹子的精神价值,而只看到其物质用途。

“玉立斋前一万竿,能与主人相对寒。”描绘了一幅斋前万竿竹林景象,竹子与主人的交错映衬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清冷意境。

“看竹哦诗笔生力,山童怪予遽忘食。”诗人在赏析竹子的过程中,不自觉间诗思泉涌,连身边的小童都觉得诗人在这静谧美好的景致中忘记了吃饭的时刻。

“不但不可一日无,斯须无此看何如。”强调了竹子对诗人生活和创作的重要性,竹子的存在是如此不可或缺,以至于连片刻都离不开它的陪伴。

“诗成欲写且复歇,恐竹嫌诗未清绝。”在完成一首诗歌后,又忍不住要暂停下来,担心自己的诗作还不足以表达出竹子那份清幽绝俗的情怀。

“丁宁一竿不可除,竹亦何曾减风月。”最后强调了每一竿竹子的珍贵,它们始终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即便在风和月光下,也丝毫不减它们的韵味。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艺术追求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侍御七弟携诸侄游西樵遥寄

前溪旧隐接松关,别岫新题引蔓攀。

十里烟萝行象外,千家鸡犬住云间。

回椒竹涧春流满,曲崦茶畦夕照閒。

昨日闻君携侄往,西樵应好作东山。

(0)

舟过南浦伤胡孟韬

关情南浦路,生别已凄然。

风雨怀人地,江湖哭友年。

斗间气已没,稷下誉长悬。

寂寞徐祠侧,谁令高士传。

(0)

僧言远公池上忽开白莲

远公开社后,池废已千年。

见说金仙降,俄然涌白莲。

空香千叶散,妙相一花研。

本自心无染,谁将半偈传。

(0)

忆山中

偶忆山中侣,连朝隔采薇。

竹根棋局冷,松下酒杯稀。

道路悠悠惯,风尘事事违。

才微将宦薄,何日不堪归。

(0)

元旦日食·其一

未献椒花颂,先逢日食书。

蓂生春暗发,麟斗事非虚。

不尽如钩挂,新回似月初。

卿云方启旦,光烂奉晖馀。

(0)

与坐客咏席上所见效小庾体十一首·其七咏烛

西楼淹夜饮,东壁暧清光。

楚宴缨休绝,燕庭书作行。

龙衔疑却月,莲吐半凝香。

不是风欺焰,佳人舞袖长。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