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淹夜饮,东壁暧清光。
楚宴缨休绝,燕庭书作行。
龙衔疑却月,莲吐半凝香。
不是风欺焰,佳人舞袖长。
西楼淹夜饮,东壁暧清光。
楚宴缨休绝,燕庭书作行。
龙衔疑却月,莲吐半凝香。
不是风欺焰,佳人舞袖长。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宴会上烛光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烛光在西楼和东壁间流转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楚宴缨休绝,燕庭书作行"两句,运用了楚国宴乐和燕国文治的典故,寓意宴会的高雅与文采飞扬。"龙衔疑却月,莲吐半凝香"则以龙与莲花为喻,生动地描绘了烛光如龙般蜿蜒,又似莲花般散发幽香,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最后两句"不是风欺焰,佳人舞袖长",巧妙地将烛光与佳人的舞蹈联系起来,暗示烛光不仅照亮了宴会,也激发了佳人的舞动,整个场景充满了活力与美感。整首诗通过对烛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生活情趣的独特品味和审美追求。
去望犹三夕,光华宛矣同。
炎天几及半,午夜喜当中。
爽气乾坤满,清辉宇宙通。
恍瞻银界白,遽失火云红。
庭叶霜花泛,池波雪色融。
闾阎消烈暑,寥廓散轻风。
快若离深甑,飘然出大笼。
秋毫归一鉴,宿翳却千重。
谁弄桓伊笛,徒思范蠡篷。
魁杓俄转北,箕尾渐回东。
林静疏瑶圃,桥虚卧玉虹。
馀凉入幽室,暗雾泫深丛。
纬象光仍小,银河派自洪。
依希太清境,彷佛广寒宫。
鸟宿群疑定,人闲万虑空。
调琴閒对客,酌酒旋呼童。
莫语身兼世,休论萍与蓬。
且来明月下,举白听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