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
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
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二谛欣咨启,还应梦寐通。
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
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
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二谛欣咨启,还应梦寐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禅意境界。"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表达了与友人共同在江海之滨进行清净的讨论,宵指夜晚,这里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交流。
"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中的“禅榻”是僧侣打坐禅修的地方,“浑依旧”则传达了时间的静止和环境的不变,而“心期浩已空”则表明内心的渴望已经得到满足,达到了一种空明的心灵状态。
"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里,“惊春花落树”是对春天花瓣飘落的描写,而“闻梵涧摇风”则是在听取山谷间微妙的风声,这两句通过感官体验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
"二谛欣咨启,還應梦寐通"中的“二谛”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两个真理或两种修行方法,而“欣咨启”则表示乐于探讨和开启智慧之门;“还应梦寐通”则意味着即使在梦中也能与宇宙的真理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禅修生活的体验,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脱和内心平静的心境。
九日移庭砌,三秋列苑墙。
吴绡纷浥露,蜀锦碎匀霜。
幄借青绫被,簪宜白苧裳。
林塘寒斗色,篱落静生香。
戏蝶浑迷素,游蜂欲让黄。
朝飧期笠泽,夕采问柴桑。
汾水佳人兴,成都倦客肠。
龙山风日在,归理旧壶觞。
雉子斑,雉子斑,一雄一雌,抱子田野边。
雄飞摩天去不还,孤雌养雏寄草间。
养雏寄草间,乳哺一何艰。夜不遑寝,昼不及餐。
毛羽既长成,五色丽且鲜。
一鸣举世惊,一飞上冲天。
回头顾视我母,六翮何阑珊。
老病倏已至,恹恹向重渊。
有子不得养,恸哭摧心肝。
有子不得养,恸哭摧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