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头欲刺天,石脚不著地。
怒同虎豹蹲,耸作干将利。
一洞境一转,曲若穿珠蚁。
何年灵鹫峰,来此作游戏。
团团千菩萨,刻石徒好事。
何补山川灵,已凿混沌意。
山灵遭俗手,想尔亦短气。
颇怪寺中僧,指客夸灵异。
小坐冷泉亭,泉声四山沸。
即此生道心,悠然得静契。
好诗忽然成,飞来亦天外。
峰头欲刺天,石脚不著地。
怒同虎豹蹲,耸作干将利。
一洞境一转,曲若穿珠蚁。
何年灵鹫峰,来此作游戏。
团团千菩萨,刻石徒好事。
何补山川灵,已凿混沌意。
山灵遭俗手,想尔亦短气。
颇怪寺中僧,指客夸灵异。
小坐冷泉亭,泉声四山沸。
即此生道心,悠然得静契。
好诗忽然成,飞来亦天外。
这首清代诗人殷增的《飞来峰》描绘了一座奇特的山峰,其形象生动,仿佛要刺破青天,而底部则似乎不着实地矗立。山势如同猛虎豹子般威猛,又如宝剑干将般锋利。峰洞曲折蜿蜒,如同串珠蚁行,引人入胜。诗人想象这峰是灵鹫仙人在此嬉戏所化,但千尊菩萨的石刻似乎并无实际意义,只是徒增装饰。
诗人批评了世俗之人对山川灵性的亵渎,认为这些雕刻无益于山川的灵气,反而破坏了自然的原始风貌。他对于寺庙僧人夸大其词地向游客展示所谓的“灵异”感到不满。在冷泉亭稍作休息,聆听四山回荡的泉声,诗人顿生出超脱尘世的道心,心境变得宁静深沉。
最后,诗人感叹好诗如天外来物,不经意间涌现,令人惊喜。整首诗以飞来峰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超凡意境的追求。
惟睿作圣,惟圣登皇。精感耀魄,时膺会昌。
舜惭大孝,尧推让王。能事斯极,振古谁方。
文明履运,车书同轨。巍巍赫赫,尽善尽美。
衢室凝旒,大庭端扆。释负之寄,事光复子。
脱屣高天,登遐上玄。龙湖超忽,象野芊绵。
游衣复道,荐果初年。新庙奕奕,明德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