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气满阑干,相逢意洒然。
君凭诗作业,我以石为田。
得句云归洞,谈经月在天。
三更人不寐,铁砚欲磨穿。
花气满阑干,相逢意洒然。
君凭诗作业,我以石为田。
得句云归洞,谈经月在天。
三更人不寐,铁砚欲磨穿。
这首清代诗人李家骏的《访薛宜堂》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画面。首句“花气满阑干”以花香四溢的环境渲染出轻松愉快的氛围,暗示了拜访的地点清新雅致。"相逢意洒然"则写出诗人与薛宜堂相遇时心情舒畅,两人心意相通。
接下来的两句“君凭诗作业,我以石为田”,通过对比,展示了两位朋友不同的生活方式:薛宜堂以诗歌为乐,而诗人则选择以石头作为精神寄托,寓含了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得句云归洞,谈经月在天"进一步描绘了他们沉浸在文学和哲学讨论中的忘我状态,仿佛时间在谈笑间流逝。
最后两句“三更人不寐,铁砚欲磨穿”以深夜未眠的细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到深夜也难以放下思考,铁砚都快被磨穿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文化共鸣和对知识的热爱。
高山隆隆石磊磊,长流奔湍转深汇。
杈枒老树生古枝,上有悬菌赘成瘣。
凌兢石路难容车,舣舟欲渡江无涯。
骑驴过冈驴脚跛,行客关山应苦嗟。
大行岧峣剑门远,不是天台还阆苑。
世閒平地能几何,万里江山隘双眼。
良工此画谁与传,北人云是范华原。
风多岁久缣素裂,隐隐断墨尘埃间。
尼山孙子簪缨客,坐爱清风洒堂壁。
平生幽赏几人同,嗟我尚抱山林癖。
岱岳峰高泗水深,向来瞻望空至今。
登高作赋非吾事,不尽乾坤仰止心。
我昔趋庭恣远步,髫岁相从学章句。
布谷春风池馆幽,青藜夜月韶华度。
云雨彭城十七年,黄鹂紫燕迷吴天。
明光宫里奏新赋,天禄楼中称上仙。
朅来息驾桐江渚,扣门惊对先生语。
鸣弦为作南山歌,短檠犹是当年侣。
世人重利轻轲丘,苜蓿糠秕仍拙谋。
华裙锦鞯谁相问,秋水明霞空对愁。
儒生自古少温饱,霄汉泥途俱草草。
我亦长思李谪仙,可惜不向庐山老。
解囊欲赠还自怜,惟有图书三百篇。
丈夫每觉黄金贱,知已无惭白璧坚。
出门把别秋已暮,杜若芙蓉满江路。
倘逢徐榻且开颜,不见云卿但织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