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隆隆石磊磊,长流奔湍转深汇。
杈枒老树生古枝,上有悬菌赘成瘣。
凌兢石路难容车,舣舟欲渡江无涯。
骑驴过冈驴脚跛,行客关山应苦嗟。
大行岧峣剑门远,不是天台还阆苑。
世閒平地能几何,万里江山隘双眼。
良工此画谁与传,北人云是范华原。
风多岁久缣素裂,隐隐断墨尘埃间。
尼山孙子簪缨客,坐爱清风洒堂壁。
平生幽赏几人同,嗟我尚抱山林癖。
岱岳峰高泗水深,向来瞻望空至今。
登高作赋非吾事,不尽乾坤仰止心。
高山隆隆石磊磊,长流奔湍转深汇。
杈枒老树生古枝,上有悬菌赘成瘣。
凌兢石路难容车,舣舟欲渡江无涯。
骑驴过冈驴脚跛,行客关山应苦嗟。
大行岧峣剑门远,不是天台还阆苑。
世閒平地能几何,万里江山隘双眼。
良工此画谁与传,北人云是范华原。
风多岁久缣素裂,隐隐断墨尘埃间。
尼山孙子簪缨客,坐爱清风洒堂壁。
平生幽赏几人同,嗟我尚抱山林癖。
岱岳峰高泗水深,向来瞻望空至今。
登高作赋非吾事,不尽乾坤仰止心。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开篇以“高山隆隆石磊磊,长流奔湍转深汇”两句,勾勒出山川的雄伟与水流的奔腾,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接着,“杈枒老树生古枝,上有悬菌赘成瘣”描绘了山中古老树木的苍劲与自然界的生机,而“凌兢石路难容车,舣舟欲渡江无涯”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水的险峻与辽阔。
诗人通过“骑驴过冈驴脚跛,行客关山应苦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旅人的艰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易。随后,“大行岧峣剑门远,不是天台还阆苑”将视线拉远,引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世閒平地能几何,万里江山隘双眼”则抒发了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以及对有限视野的无奈。
“良工此画谁与传,北人云是范华原”赞美了画家的技艺,并提及这幅画出自范华原之手,显示出对古代艺术大师的敬仰。最后,“风多岁久缣素裂,隐隐断墨尘埃间”描述了画作历经岁月侵蚀的现状,但其艺术价值依然不减。
“尼山孙子簪缨客,坐爱清风洒堂壁”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崇敬,以及在清风中静坐欣赏艺术之美的情趣。“平生幽赏几人同,嗟我尚抱山林癖”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岱岳峰高泗水深,向来瞻望空至今”将目光投向泰山与泗水,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与对历史的追忆。“登高作赋非吾事,不尽乾坤仰止心”则点明了诗人的志趣所在,即不为文采飞扬的赋诗,而是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与赞美。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山水之美,更蕴含了对自然、人生、艺术、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天上月,三五盈兮三五缺。
湖中月,无缺无圆无生灭。
天上月,虾蟆妖精敢作孽。
湖中月,能使痴蟆踪影没。
岂是蟾兔不如龙,不知龙有何秘诀。
甓社湖中看明月,湖中天上双皎洁。
湛卢令我书大字,老来百事懒且拙。
惟有作字气如虹,写罢森森清彻骨。
神龙见之应骧首,共伴寒光千古揭。
夜夜明月照我字,我字照湖两相埒。
更得湛卢著佳句,便与盂城成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