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国龙穴至山乘。诈托旅使若奔丧。
道遇寇抄失资粮。
沛国龙穴至山乘。诈托旅使若奔丧。
道遇寇抄失资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旅行中遭遇盗匪,失去财物的情景。首句“沛国龙穴至山乘”可能是指从某个地方前往山中的情景,这里的“龙穴”可能象征着隐秘或秘密的路径。接着,“诈托旅使若奔丧”描述了此人可能是假借为使者或是因亲人去世而匆忙赶路,以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
“道遇寇抄失资粮”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在途中遭遇了盗匪,不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随身携带的物资和粮食。这种遭遇在古代旅行中并不罕见,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状况以及旅行者面临的诸多风险。
整体而言,这首诗简洁地勾勒出了一幅古代旅行者在途中遭遇不测的场景,通过人物的遭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如盗匪横行、旅途艰辛等。
十三年纪,仗今生智慧,学成书数。
敏绝词锋偏了了,信口机关参悟。
点玉无瑕,输金待聘,仔细珠娘妒。
碧川春远,翠眉才解通语。
堪叹尘世浮云,因风变幻,好事成耽误。
寂寞栏干空倚遍,自惜美人迟暮。
楚瑟弦愁,胡琵弹恨,空向飞琼诉。
无言撇去,海榴花放端午。
双桨催程,半帆借泊,危楼高倚层云。
风光自好,暮景仍斜,禁他箫鼓千门。窗隙流尘。
但屠苏送老,醽醁悽魂。波泛碧鳞鳞。
有天涯、诗句怀人。
念珠络藏香,绣檀携枕,归舟曾系兰津。
昙花空外影,总飘然、残梦无痕。欲话前因。
应恨敛、湘娥翠颦。掩孤篷,休教字写宜春。
胜愁苗。教秦嘉肠断,香草泣离骚。
宝匣尘昏,瑶琴调涩,三生福分全消。
算只有、昙花小幅,是当年、螺子黛亲描。
并蒂缘悭,同心影瘦,纫佩香凋。
千古才人工怨,睹零缣断素,分外无聊。
碧杜缄情,红蘅忆远,古芬飞上吟毫。
最惆怅、湘君魂窄,一声声、楚些渺难招。
争怪潘郎华鬓,逐渐飘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