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风淅淅穿窗槅。灯怯春寒容易黑。
檐声滴碎故乡心,应是石龙中夜泣。
嘈嘈滩水流偏急。约略山城更漏滴。
溪桥明日草青青,惆怅归途何处觅。
凄风淅淅穿窗槅。灯怯春寒容易黑。
檐声滴碎故乡心,应是石龙中夜泣。
嘈嘈滩水流偏急。约略山城更漏滴。
溪桥明日草青青,惆怅归途何处觅。
这首清代俞士彪的《玉楼春·其二》描绘了一幅夜晚在庆元县石龙寺听雨的凄清画面。"凄风淅淅穿窗槅",以冷峭的风雨穿透窗户,渲染出寒冷孤寂的氛围。"灯怯春寒容易黑",灯光在春寒中显得微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檐声滴碎故乡心",雨打屋檐的声音仿佛敲击着诗人的思乡之情,石龙寺的夜晚似乎在低语着远方的家乡。"石龙中夜泣",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愁。
下片继续写雨夜的景象:"嘈嘈滩水流偏急",描绘了雨夜中河流的湍急,增添了环境的动荡不安。"约略山城更漏滴",通过更漏声,诗人感知时间的流逝,更显孤独无眠。
最后两句"溪桥明日草青青,惆怅归途何处觅",预示着黎明的到来,但诗人面对青青的溪桥,却对未来归途感到迷茫和失落,流露出深深的惆怅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夜的景致,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
修行日用,试与重提领。本为抛家顾性命。
下虔心、苦志挫锐摧强,忘宠辱,自得神安气定。
番番境上,猿马休教弄。稍觉偏颇便改正。
向闲中炼就,一粒金丹,成片段、万道霞光辉映。
有青龙、白虎共扶持,遍三界十方,尽来称庆。
同尘混迹,悟玄元、奥旨深穷庄列。
会集云朋扶正教,相继先师无别。
外貌悠悠,内容整整,果是如愚拙。
门清户静,自然显出高洁。
长春境界无边,清凉永占,处处堪休歇。
物外壶天清绝处,游戏白云金阙。
身寄尘寰,性通天外,万事难索惹。
六根不动,便是无生无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