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石司徒,分材靳齐奴。
诸仲财不如,财穷东市诛。
吁嗟石司徒,知子良不愚。
知子石司徒,分材靳齐奴。
诸仲财不如,财穷东市诛。
吁嗟石司徒,知子良不愚。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览古四十二首》中的第二十二首。诗中以"知子石司徒"为题,讲述了对一位名叫石司徒的人物的认识和评价。"分材靳齐奴"暗示石司徒在分配才能上可能有过人之处,但对某位名叫齐奴的人却吝啬,认为他的才华不如其他人。"诸仲财不如,财穷东市诛"进一步揭示了齐奴因为财富上的不足而遭遇不幸,可能被处死于东市。最后两句"吁嗟石司徒,知子良不愚"表达了诗人对石司徒未能识人或过于苛刻的惋惜,认为他对齐奴的判断并非明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一个故事,寓言般地批评了知人不明的过失,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中对于财富和才能的重视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杨维桢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这首诗也体现了这种特点。
于辟是兴,皇用锡祉。苞有八业,侯茂侯采。
填填墉壑,有严庙宫。湛彼露斯,既沾既降。
湛彼露斯,于松于柏。是塈是掇,罔匪泽泽。
菀彼陵树,有烂其华。盈盈蓁蓁,光于邦家。
荡荡上帝,降监在兹。维辟时格,岂曰匪时。
其时伊何,厥阳载升。爰液乃濡,惠我孔明。
其昭伊何,曰帝攸绩。靡滥靡僣,甘澍斯穫。
明明昊天,是歆是臧。臣作诵言,告于万方。
簌簌窗前蚕食叶,知是尖风又吹雪。
烟消榾柮地炉寒,兀坐书空正愁绝。
后园脩竹委长身,戛戛声中都压折。
幽禽冻杀不知数,猛虎深林踪迹灭。
海底灵鳌亦伏藏,纵有长竿孰能掣。
冻芽满地未穿土,安得盈筐供采缬。
呼舟策蹇亦何事,来往搜奇徒屑屑。
人生有酒但宜醉,回首光阴真一瞥。
仰面呜呜双耳热,功名富贵吾何说。
只恐诗成不著题,铸错难聚九州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