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别,家乡别,回首望琼台。
烟树微茫山一发,思亲不觉泪流腮。夫婿眼中来。
家乡别,家乡别,回首望琼台。
烟树微茫山一发,思亲不觉泪流腮。夫婿眼中来。
这首诗《法驾导引·前题》是清代吴小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离乡背井的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思念之情。
“家乡别,家乡别”,开篇即以反复的“别”字强调了离别的不舍与伤感。诗人将这种情感直接投射在对家乡的回忆上,“回首望琼台”,琼台在这里象征着家乡的美好景致,诗人回望时心中涌起的是对家乡的无限怀念。
接着,“烟树微茫山一发”,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树木模糊、远处山峰隐约的画面,这既是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在离别之际,家乡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而遥远,但那份情感却愈发清晰而强烈。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巧妙地传达出离别之痛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思亲不觉泪流腮”,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思念亲人而情不自禁落泪的情景。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弱与脆弱,更凸显了亲情在人心中的不可替代性,以及离别带来的痛苦与哀愁。
最后,“夫婿眼中来”,似乎是在想象中,家乡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夫婿,从远方的视线中走来,给予诗人安慰与力量。这一句既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团聚的渴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游子离乡背井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读来令人动容。
长松风入漱云涛,老鹤离巢刷羽毛。
夜半道人骑过海,一轮秋月碧天高。
四月五月南风狂,大麦小麦相亚黄。
吴蚕成茧不及缫,慈母又缝游子裳。
游子从军上京国,卖犊妆刀助行色。
西亭出祖柳正长,骏马骄嘶羁不得。
丈夫弧矢志四方,岂效儿女恋故乡。
酒酣慷慨拔剑舞,青天白日飞?霜。
圣皇开边固无战,地尽西南置州县。
独怜残胡喘息存,深窜穷荒逞凶悍。
君今名?行伍中,不用自誇两石弓。
胸中筹画足制胜,好坐帷幄参元戎。
马衔山前刁斗月,龙捲河上旌旗风。
我武维扬号令肃,呼邪日逐争内附,凯歌入奏明光宫。
从此朔南声教同,大开明堂议东封。
君则长揖辞成功,归来听我击壤歌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