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筑堤诗·其七》
《筑堤诗·其七》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已分僧俗路,难爱浅深田。

石破通山气,风吹入海烟。

乞人移树色,借贷散工钱。

抱膝吾还乐,艰难过六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释今无在明末清初筑堤时的内心感受与生活状态。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筑堤过程中的自然景观与社会生活场景。

首句“已分僧俗路”,点明了诗人作为僧人的身份,与世俗之路有所区分,暗示了其内心的超脱与对尘世的淡泊。接着,“难爱浅深田”则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疏离感,进一步强调了与世俗的隔阂。

“石破通山气,风吹入海烟”两句,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筑堤过程中与自然界的互动。石头被打破,释放出山间的气息,风将这些气息吹向大海,形成烟雾缭绕的景象,既表现了劳动的艰辛,也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

“乞人移树色,借贷散工钱”则转向了社会层面,描述了劳作之余,帮助贫困者的情景。乞人因筑堤而改变了周围的树影,体现了劳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同时,诗人通过借贷来发放工钱,展现了其对底层劳动者的关怀与同情。

最后,“抱膝吾还乐,艰难过六年”表达了诗人面对艰苦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筑堤过程充满挑战,但诗人依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僧侣的修行生活,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在艰难困苦中寻找快乐,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蔡谟公归田赠别

法持三尺弼皇尧,盛德英风满市朝。

千里关山思召伯,十年海内重皋陶。

遨游上界星辰近,出入中天雨露饶。

何用烧灯歌法活,只须洗耳听鸣韶。

(0)

蓦山溪·其一次韵徐明叔

神仙院宇,记得春归后。

蜂蝶不胜闲,惹残香、萦纡深透。

玉徽指稳,别是一般情,方永昼。因谁瘦?

都为天然秀。桐阴未减,独自携芳酎。

再弄想前欢,拊金樽、何时似旧。

凭谁说与,潘鬓转添霜,飞陇首。

云将皱,应念相思久。

(0)

好事近·其二

春到雨初晴,正是小楼时节。

柳眼向人微笑,傍阑干堪折。

暮山浓淡锁烟霏,梅杏半明灭。

玉斝莫辞沈醉,待归时斜月。

(0)

谢恩诗

当宁宵衣务得贤,草茅何足副详延。

天人要语垂清问,仁敬陈言上奏篇。

愧乏谋猷裨乙览,忽惊姓字首胪传。

乾坤大德知难报,誓秉孤忠铁石坚。

(0)

木兰花慢.癸丑年生日

年年三月二,是居士、始生朝。

念绿鬓功名,初心已负,难报劬劳。

天留帝城胜处,汇平湖远岫碧岧峣。

竹色诗书燕几,柳阴桃杏横桥。西邻东舍不难招。

大半是渔樵。任翁媪欢呼,儿孙歌笑,野具村醪。

醉来更随鹤舞,看清风、送月过松梢。

百岁因何快乐,尽从心地逍遥。

(0)

送绰上人归后庵

春风吹倒人,禅师出山来。

相陪坐几月,口边生尘埃。

夏风吹长树,禅师归山去。

为嫌城里热,再三留不住。

学诗无后先,到此如狂颠。

有问是谁格,且疑三十年。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