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可冰壶,朗宜皓鉴,一片光明空阔。
霜飞鸳瓦,水浸铜街,更是玉山堆雪。
遥想绣幕茸茵,纵有清辉,再无人惜。
问谁能还向,水晶帘外,伴伊孤洁。
算只有、商女船边,征人马上,偏字看来亲切。
长门漏滴,冷院香沈,也共素娥幽咽。
此外何知,近他猿唱乌啼,晓星明灭。
且细调金缕,弹彻霜天冰月。
皎可冰壶,朗宜皓鉴,一片光明空阔。
霜飞鸳瓦,水浸铜街,更是玉山堆雪。
遥想绣幕茸茵,纵有清辉,再无人惜。
问谁能还向,水晶帘外,伴伊孤洁。
算只有、商女船边,征人马上,偏字看来亲切。
长门漏滴,冷院香沈,也共素娥幽咽。
此外何知,近他猿唱乌啼,晓星明灭。
且细调金缕,弹彻霜天冰月。
这首《过秦楼·寒月》由清代词人徐瑶所作,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高洁的月夜景象。
开篇“皎可冰壶,朗宜皓鉴”,以冰壶和皓鉴比喻月光的明亮纯净,如同冰壶中的清澈之水,又如皓白的镜子,形象地展现了月光的洁白与明亮。接着“一片光明空阔”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广阔无垠,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光照亮,一片光明。
“霜飞鸳瓦,水浸铜街,更是玉山堆雪”几句,通过霜、水、玉山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谧与美丽。霜在瓦上飞舞,水在铜街上反射出月光,仿佛是堆积的白雪,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遥想绣幕茸茵,纵有清辉,再无人惜”则表达了对月光的孤独与寂寞,即使月光如此明亮,却无人欣赏,只有绣幕下的茸茵在默默感受这份清辉。
“问谁能还向,水晶帘外,伴伊孤洁”一句,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月光伴侣的渴望,希望有人能像水晶帘外一样,陪伴着月光的孤洁与清冷。
接下来,“算只有、商女船边,征人马上,偏字看来亲切”几句,通过商女和征人的视角,让月光显得更加亲近与真实,无论是船上还是马上的旅人,都能感受到月光的温暖与陪伴。
“长门漏滴,冷院香沈,也共素娥幽咽”则将月光与古代传说中的嫦娥联系起来,长门宫中滴答的钟声、冷寂的庭院、沉香的香气以及嫦娥的低泣,共同构成了一个凄美而又神秘的场景。
最后,“此外何知,近他猿唱乌啼,晓星明灭”几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和星辰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月夜的意境,猿猴的歌唱、乌鸦的啼叫、晨星的闪烁,都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且细调金缕,弹彻霜天冰月”则是词人对月夜美景的赞美与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夜晚细细品味,弹奏出如霜天冰月般清冷而美丽的旋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月夜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情感的深邃与复杂,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黄金双阙横空,望中隐约三山眇。
春皇欲降,渚烟收尽,青虹正绕。
日到层霄,九枝光满,普天俱照。
看海中桃熟,云幡绛节,冉冉度、沧波渺。
遥想建章宫阙,□熏风、月寒清晓。
红鸾影上,云韶声里,蒙天一笑。
万国朝元,百蛮款塞,太平多少。
听尧云深处,人人尽祝,似天难老。
嫦娥天上人谁识。家在蓬山烟水隔。
不应著意眼前人,便是登瀛当日客。
双眸炯炯秋波滴。也解人间青与白。
檀郎未摘月边枝,枉是不教花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