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全文
宋 / 李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七月来同轨,因山俭德昭。

尧丧三载慕,禹葬百神朝。

寂寞龙楼閟,凄凉凤辇遥。

臣民纷雨泣,血洒浙江潮。

(0)
注释
七月:农历七月。
轨:遵循正道。
俭德:节俭的美德。
尧丧:尧帝去世。
慕:怀念。
禹葬:禹王下葬。
百神朝:众神朝拜。
龙楼:帝王宫殿。
閟:封闭,寂静。
凤辇:皇后或皇后的车驾。
遥:遥远。
纷雨泣:像雨点般哭泣。
浙江:古代中国河流,今钱塘江。
潮:江潮。
翻译
七月时分,皇帝与群臣共守道义,山川之德得以彰显。
尧帝去世三年,人们怀念他的美德,百神前来祭奠。
龙楼空寂无人,凤凰车驾显得凄清遥远。
臣民们悲痛如雨,泪水洒满浙江江潮。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祥所作,名为《高宗皇帝挽词(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故去英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动荡不安局势的忧虑。

首句“七月来同轨,因山俭德昭。”通过“七月”点明时节,暗示夏末秋初,此时天气炎热而又有所转变。"同轨"指的是车轮印迹相合,一般用以比喻君子之道或是友情的深厚。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先帝的追思和怀念,而“因山俭德昭”则是说由此引发了对古圣贤德行的思考。

接着,“尧丧三载慕,禹葬百神朝。”提到了尧、舜两位上古圣君以及夏禹的大业。"三载"在这里指的是三年,是古代为故去帝王举哀的一种礼制;“百神”则是对天地万物的统称,禹葬百神意味着大禹平定九州后,将各路神灵安葬,显示了他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和巨大的功绩。

第三句“寂寞龙楼閟,凄凉凤辇遥。”通过“寂寞”二字,传达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情感。"龙楼"常用以喻指皇宫或高大建筑物,而“閟”则有门闭之意;“凤辇”原是帝王车驾的代称,这里则表现了一种空旷无主的凄凉景象。

末句“臣民纷雨泣,血洒浙江潮。”通过“臣民”指代百姓,用“纷雨泣”形容他们悲痛欲绝的场面;"血洒浙江潮"则描绘出一种动乱中的惨状,可能暗示着战争或灾难带来的伤亡和流血。

总体来看,这首挽词通过对古圣先贤的追思,以及对当下民生疾苦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李祥
朝代:宋

(1128—1201)常州无锡人,字元德。孝宗隆兴元年进士。为钱塘簿。历太学博士,累迁国子祭酒。丞相赵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除湖南转运副使,寻为言者劾罢,以直龙图阁致仕。卒谥肃简。
猜你喜欢

挽江小云妻仇联

以巾帼中人,常落落然,有儒生气象,有豪杰襟怀,日对青史一编,迥异寻常脂粉客;

当绵惙之际,所拳拳者,在祖宗懿训,在儿孙家法,手题穗帷数语,岂惟明白去来间。

(0)

挽张百熙联

为中华新辟文明,上下五千年,铸像神京公第一;

痛湘水香销兰芷,凄凉生死友,招魂岭表我孤寒。

(0)

挽姚代耕联

峡江后六世,君与北流最贤,沦落可伤,八口蓬飞在南北;

中泠第一泉,我从东阁乞得,死生太易,一场茗罢各西东。

(0)

七十自寿联

七十古来稀,去日已多来日少;

百年曾有几,生时且乐死时休。

(0)

挽张之洞联

休休遗爱世难忘,救时何啻郑侨,通籍诵宏文,惠义及民,洵推众母;

蹇蹇孤忠天允鉴,受赐直同管仲,易名昭茂典,功勋在国,特表劳臣。

(0)

贺张百熙60寿联

奎宿东坡,长沙主寿;文昌北斗,张姓连天。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