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古来稀,去日已多来日少;
百年曾有几,生时且乐死时休。
七十古来稀,去日已多来日少;
百年曾有几,生时且乐死时休。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珍惜当下的深刻思考。
首句“七十古来稀”,点明了七十岁在古代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强调了年岁之珍贵。接着“去日已多来日少”一句,运用对比手法,指出过去的时光已经流逝很多,而未来的日子则越来越少,暗示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有限性。
“百年曾有几”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人生的跨度拉长至百年,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这漫长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七十”?这不仅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刻。
最后一句“生时且乐死时休”则是对如何面对生活的态度的阐述。它鼓励人们在活着的时候尽情享受生活,因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终点。这句话蕴含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哲学,即活在当下,享受生命的过程,而不必过分忧虑死亡的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提问的方式,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幸福和满足。它既是对老年人的一种自我庆祝,也是对所有人的一种生活启示,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活出真我。
乘兴西游谁与同,一囊诗藁一枝筇。
厌栖庐岳莲花社,却访南山紫阁峰。
怀古有时应怅望,寻幽何处不从容。
关中风物常牵梦,老卧闲曹转放慵。
戎服非吾事,华缨寄此身。
谬为金马客,本是钓乡人。
引领梁园雪,扬鞭辇路尘。
知师亦多病,拥褐侍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