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樊口》
《樊口》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回舟武昌郭,暂往樊水上。

樊水何清冷,樊山亦孤壮。

寿藤验百岁,乔木过十丈。

绝俗殊崎岖,攀缘幸可傍。

林端见渔舍,户牖相背向。

鸡犬鸣云中,神仙岂殊状。

昔闻元次山,于焉寄荒浪。

邻里俱已非,陵谷平得丧。

茅茨固微物,芜灭不可访。

向乏数卷书,终随众人葬。

清时易直道,末俗摈高尚。

陈迹成渺茫,孤吟屡惆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敞在樊口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回舟武昌郭,暂往樊水上”,诗人乘船返回武昌城,短暂地前往了樊水边。接着,“樊水何清冷,樊山亦孤壮”两句,诗人赞叹樊水清澈寒冷,樊山雄伟壮观,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壮丽。

“寿藤验百岁,乔木过十丈”描绘了古老的藤蔓见证了百年的岁月,高大的树木超过了十丈的高度,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绝俗殊崎岖,攀缘幸可傍”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崎岖的道路,虽艰难却也幸运能够靠近欣赏美景的心情。

“林端见渔舍,户牖相背向”描绘了林间隐约可见的渔家小屋,窗户和门对着不同的方向,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鸡犬鸣云中,神仙岂殊状”通过鸡犬的鸣叫声,仿佛与云中的神仙对话,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昔闻元次山,于焉寄荒浪”提到了古代诗人元次山曾在此寄居,留下了荒凉的浪迹。接下来,“邻里俱已非,陵谷平得丧”感叹时光流转,曾经的邻居都已不在,山川地貌也经历了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茅茨固微物,芜灭不可访”提到简陋的茅草屋只是微不足道的事物,如今已经无法寻觅。“向乏数卷书,终随众人葬”表达了如果自己没有留下足够的书籍,最终也会像普通人一样被遗忘。

最后,“清时易直道,末俗摈高尚”指出在清明的时代,正直之道容易被遵循,但在世俗中,高尚的品质往往被摒弃。“陈迹成渺茫,孤吟屡惆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逐渐消失的遗憾,以及独自吟诵时内心的忧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情。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江门谒陈文恭公祠因访文恭服玩遗器各赋一首·其四茅笔

圭峰石上三茅君,曾为讲堂供奉殷。

今日阳春私淑者,何当分策管城勋。

(0)

送耜堂掌教新会·其四

越公墓下信公祠,填海遗编试问之。

凄绝鹧鸪清夜泪,一樽为我酹南枝。

(0)

东粤制抚以天章精舍山长相邀辞谢不得齿发日衰乃为五千里之行非予志也·其二

此去特谋食,投荒作远游。

解嘲姑漫语,好为访罗浮。

(0)

八赤舟中东芗林·其三

鲒埼亭下户长扃,未死心犹在六经。

但使稍能窥坠绪,馀生不敢叹沉冥。

(0)

病中三首·其三

到处山阳笛,凄然感客心。

此生岂金石,几度怅人琴。

试问岁寒客,谁投空谷音。

便教长老健,顾影已萧森。

(0)

过戴高士南枝宅

南枝先生蕉萃后,谁为列名汐社中。

题诗桐江祭严子,卖字浒关葬徐公。

固知正气返天上,长共残山表越东。

学录定惭吾挂漏,偶来三径吊蒿蓬。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