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于忠父先生·其二》
《寄于忠父先生·其二》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古风

诗来已报平安好,犹恨得公诗不早。

忽闻单舸下沧浪,却喜此翁元未老。

折腰耐辱来皇州,大手妙割无鸡牛。

平生拄腹五千卷,百未一究真难休。

我昔从之曾竭蹶,刮眼期公空岁月。

老来犹足举千钧,岂是周郎独英发。

苕溪猎猎蘋花风,溪楼万瓦如铺筒。

未须黄帽催归去,尊酒一笑期君同。

(0)
翻译
已经收到你的平安消息,只遗憾未能早些得到你的诗篇。
忽然听说你独自乘舟顺流而下,欣喜的是你这位老者依然健在。
你忍受屈辱来到京都,才华出众,无人能及,连鸡牛都比不上。
你一生博览群书,五千卷都难以穷尽,深入研究学问永不停歇。
我当年追随你时,曾竭尽全力,期待你能用你的智慧照亮我的岁月。
即使年老,你仍能担当重任,岂止是周瑜般英姿焕发。
苕溪上吹过蘋花风,溪边楼阁的瓦片像一排排的筒子。
不必急于催促归去,让我们共饮美酒,笑谈人生。
注释
报:告知。
犹恨:仍然遗憾。
单舸:一艘小船。
元:还。
折腰:忍受屈辱。
大手妙割:才华出众。
黄帽:古代官员的帽子,此处指代归隐。
期君:期待与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写给于忠父先生的第二首寄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敬仰之情。首句“诗来已报平安好”,传达了对朋友平安的问候;“忽闻单舸下沧浪”则描绘了朋友乘舟归来的画面,流露出惊喜之情。接着赞美了朋友才华出众,学问渊博,“大手妙割无鸡牛”形容其文思敏捷,学识过人。

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追随先生,充满热情,“刮眼期公空岁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期待能继续从先生那里学到更多。最后两句“老来犹足举千钧,岂是周郎独英发”赞美了朋友即便年老仍具豪情壮志,不是只有周瑜般的少年英气。结尾处以景寓情,希望与朋友在苕溪边共饮,共享欢乐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也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行春辞三首·其三

懑官曹兮缚虎,拥簿领以昏愦。

窃逍遥于数刻,傥淟汩于终岁。

倚僧垣睨鸿影兮,涤胸尘而一快。

饭云子而泛乳兮,引吟兴之未沬。

吾西道之主人兮,有老禅之晤对。

愈双矑之月净兮,馆授予而已再。

顽予姿之麇鹿兮,合岩栖而钓濑。

恍泉石之入眼兮,浩归怀之自倍。

计三径之可具兮,顾二顷之犹在。

明年其饯西归兮,将家渔舟老牛背也。

(0)

元宵

老去何心说看灯,一年还要此宵晴。

暖风忽断檐间溜,繁吹初过枕上声。

谁变惨悽成笑语,定回离乱作清平。

不应淡薄梅花月,偏照诗人白发生。

(0)

忘归亭

两袖飘飘恍欲仙,半醒半醉酒明船。

太虚一室都无碍,皎月凉风石上眠。

(0)

浣溪沙·其二阳羡上元

桥北桥南新雨晴。柳边花底暮寒轻。

万家灯火照溪明。

凫舄差池官事了,木山彩错市人惊。

街头酒贱唱歌声。

(0)

临江仙.秋夜怀人

老屋风悲脱叶,枯城月破浮烟。谁人惨惨把忧端。

蛮歌犯星起,重觉在天边。

秋色巧摧愁鬓,夜寒偏著诗肩。不知桂影为谁圆。

何须照床里,终是一人眠。

(0)

宿深明阁二首·其二

缥缈金华伯,人间第一人。

剧谈连昼夜,应俗费精神。

时要平安报,反愁消息真。

墙根霜下草,又作一番新。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