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宵》
《元宵》全文
宋 / 陈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老去何心说看灯,一年还要此宵晴。

暖风忽断檐间溜,繁吹初过枕上声。

谁变惨悽成笑语,定回离乱作清平。

不应淡薄梅花月,偏照诗人白发生。

(0)
注释
老去:年事已高。
何心:哪有心情。
看灯:赏灯。
一年:这一年剩下的。
还要:还希望。
此宵晴:夜晚晴朗。
暖风:温暖的风。
忽断:忽然停止。
檐间溜:檐下的滴水。
繁吹:强烈的风声。
枕上声:枕边的声音。
惨悽:悲伤。
笑语:欢笑。
离乱:战乱。
清平:安宁。
不应:不应显得。
淡薄:清淡。
梅花月:梅花和月色。
偏照:偏偏照亮。
诗人:诗人。
白发生:满头白发。
翻译
年事已高,哪还有心情赏灯?只希望这一年剩下的夜晚都能晴朗。
暖风吹拂,忽然间停歇,檐下的滴水声在枕边渐渐消逝。
是谁将悲伤变为欢笑,必定会将战乱归于安宁。
梅花和月色不应显得清淡,却偏偏照亮了诗人的满头白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杰所作的《元宵》,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安宁的期盼。首句“老去何心说看灯”揭示了诗人的老态龙钟,对热闹的元宵节已无太多兴致。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仍希望天气晴朗,以便欣赏元宵佳节的灯火。

第二句“一年还要此宵晴”强调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珍视,尽管年事已高,但仍期待着一个晴朗的夜晚。接下来,“暖风忽断檐间溜,繁吹初过枕上声”描绘了微风吹过屋檐,带来片刻宁静,而窗外的元宵花灯声也渐渐消逝,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谁变惨悽成笑语,定回离乱作清平”是诗人对社会变迁的寄望,希望战乱结束,人们能从悲伤中找到欢笑,回归和平的生活。最后一句“不应淡薄梅花月,偏照诗人白发生”,诗人以梅花和明月自比,感叹岁月无情,自己的白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显,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元宵节的场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安定的感慨,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世事沧桑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陈杰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杂诗六首·其三

丹凤翔金鼎,苍龙戏玉池。

心源澄似水,鼻息细於丝。

枕上山川好,壶中日月迟。

神仙学道者,那许小儿知。

(0)

父老

老去宦情薄,秋来乡思多。

遥怜桑垄在,无奈棘林何。

白水青沙谷,黄云赤土坡。

几时随父老,社酒太平歌。

(0)

赋丈室碧玉壶善甫赋诗铎亦奉和二首·其一

心知云路等榆枋,戏作方壶当玉堂。

虚静自应详止止,逍遥均是一苍苍。

心含宝月无中外,身著青霞可颉颃。

政尔天游到疑始,觉知谁送竹风香。

(0)

田若虚游龙门宝应用天随子体赋诗因次其韵二首·其一

少室右臂禹所断,开排清伊来高寒。

土肉养石自古秀,山腰流泉无时乾。

佛髻滴滴染湿翠,松风飕飕鸣惊湍。

白傅巳矣不可见,予谁从之投归鞍。

(0)

窦氏园亭二首·其一

云树春秋色,风泉日夜声。

过庭高幕暗,吹簟转雷惊。

翠袖擎诗罢,银壶得酒倾。

平生耽野趣,到此眼偏明。

(0)

书斋

夜雨书斋冷,西风木叶抛。

暗蛩侵坏壁,低雁落寒郊。

壮志初尝胆,吾生岂系匏。

草玄虽闭户,未用客相嘲。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