懑官曹兮缚虎,拥簿领以昏愦。
窃逍遥于数刻,傥淟汩于终岁。
倚僧垣睨鸿影兮,涤胸尘而一快。
饭云子而泛乳兮,引吟兴之未沬。
吾西道之主人兮,有老禅之晤对。
愈双矑之月净兮,馆授予而已再。
顽予姿之麇鹿兮,合岩栖而钓濑。
恍泉石之入眼兮,浩归怀之自倍。
计三径之可具兮,顾二顷之犹在。
明年其饯西归兮,将家渔舟老牛背也。
懑官曹兮缚虎,拥簿领以昏愦。
窃逍遥于数刻,傥淟汩于终岁。
倚僧垣睨鸿影兮,涤胸尘而一快。
饭云子而泛乳兮,引吟兴之未沬。
吾西道之主人兮,有老禅之晤对。
愈双矑之月净兮,馆授予而已再。
顽予姿之麇鹿兮,合岩栖而钓濑。
恍泉石之入眼兮,浩归怀之自倍。
计三径之可具兮,顾二顷之犹在。
明年其饯西归兮,将家渔舟老牛背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行春辞三首》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诗人厌倦官场繁琐,向往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情景。首句“懑官曹兮缚虎”,形象地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不满,犹如被囚禁的猛虎。接下来,“拥簿领以昏愦”描述了官事繁多导致的昏乱状态。诗人短暂地寻求解脱,享受片刻的逍遥,但又担心长期陷入困境。
“倚僧垣睨鸿影”写诗人倚靠寺庙的墙垣,欣赏飞鸿的影子,洗涤心中的尘埃,寻求心灵上的愉悦。“饭云子而泛乳”则描绘了简朴的饮食,激发诗人的吟咏兴致。诗人期待与西道主人——一位老禅师交流,得到精神上的启示和教诲。
“顽予姿之麇鹿”表达诗人想要像麋鹿一样自由自在,过着隐居山岩、溪边垂钓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心旷神怡,泉水和岩石之美让他的归思倍增。他计划回归田园,拥有自己的三径小道,保留二顷田地。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决定在来年辞官西归,过上在渔舟和老牛背上度过的宁静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
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
禅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