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昌今日开炉,行脚僧无一个。
唯有十八高人,缄口围炉打坐。
不是规矩严难,免见诸人话堕。
直饶口似秤锤,未免灯笼勘破。
不知道绝功勋,妄自修因證果。
法昌今日开炉,行脚僧无一个。
唯有十八高人,缄口围炉打坐。
不是规矩严难,免见诸人话堕。
直饶口似秤锤,未免灯笼勘破。
不知道绝功勋,妄自修因證果。
这首宋代禅宗僧人释倚遇的诗,名为《偈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场景:在法昌寺的开炉日,通常热闹的行脚僧们都不在场,只有十八位高僧静静地围绕着炉火打坐。这种寂静并非因为戒律过于严格,而是为了避免言语纷扰,保持内心的清净。诗人强调,即使口才如秤锤般犀利,也无法逃脱被洞察的可能,就像灯笼能照亮一切。最后两句点出修行的本质,强调真正的功勋和证悟不在于言辞,而在于内在的实践和领悟,不应妄自菲薄或自以为是。整首诗寓含了禅宗对修行者内心修炼的重视和对言语行为的审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