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渺西风,怅行踪、浪逐南飞高雁。
怯上翠微,危楼更堪凭晚。
蓬莱对起幽云,澹野色山容愁卷。清浅。
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十载寄吴苑。
惯东篱深把,露黄偷剪。移暮影、照越镜,意销香断。
秋娥赋得闲情,倚翠尊、小眉初展。深劝。
待明朝、醉巾重岸。
思渺西风,怅行踪、浪逐南飞高雁。
怯上翠微,危楼更堪凭晚。
蓬莱对起幽云,澹野色山容愁卷。清浅。
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十载寄吴苑。
惯东篱深把,露黄偷剪。移暮影、照越镜,意销香断。
秋娥赋得闲情,倚翠尊、小眉初展。深劝。
待明朝、醉巾重岸。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惜秋华(其二)·八日飞翼楼登高》。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秋天美景的赞美。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思渺西风,怅行踪 —— 诗人在秋天的西风中,回忆往昔的情形,心中充满了哀愁。
浪逐南飞高雁 —— 秋天的大雁随着波浪向南飞去,这不仅是景物描写,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
怯上翠微,危楼更堪凭晚 —— 诗人登上一座高峻而又富丽的楼台,站在那里眺望,感到一种危险与孤独,但依然选择在这里待到夜晚。这里的“危楼”可能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无奈和困境的一种隐喻。
蓬莱对起幽云 —— 蓬莱山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它来比喻诗人所处之地,云雾缭绕,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澹野色山容愁卷 —— 野外的景色和远处的山峰,都让诗人的情思变得更加沉郁。这里的“愁卷”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
清浅 —— 这个词语可能是形容上一句的“澹野色”,也可能是一种感慨,表示一切都显得淡薄而又平静。
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 —— 诗人眺望着江水(沧波),在宁静中品味着秋天留下的痕迹。这里的“一线”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对往昔的思念,或者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情感。
十载寄吴苑 —— 诗人提到十年的时光和某个地方(吴苑),这表达了对过去记忆的珍视和怀念。
惯东篱深把 —— “东篱”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深把”来形容,表示诗人对这个熟悉环境的依恋。
露黄偷剪 —— 秋天的露水在叶尖凝结成黄色的珠状物,诗人偶尔会去“偷剪”这种自然界的小景致,或许是为了保存这些易逝的美好。
移暮影、照越镜 —— 诗人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移动,映照在古老的镜子里,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反思。
意销香断 —— 这里的“意”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情感,而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散,香气也随之断绝。
秋娥赋得闲情 —— 诗人在秋天的氛围中,通过创作来抒发自己的闲适情怀。
倚翠尊、小眉初展 —— “翠尊”可能是诗人所倾心的自然景致或艺术作品,“小眉”则是诗人的细腻表情,这里“初展”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或者情感的萌动。
深劝 —— 这个词语在这里用作句末,表示对某种行为或者情感的强烈推荐或者劝告,但具体内容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待明朝、醉巾重岸 —— 诗人希望能够等到明天,在酒精的作用下忘却烦恼,把自己沉浸在某种安慰之中。这里“重岸”可能是指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坚固防线,或者是一种精神状态。
整首词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这是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
说法俱成道,寻山并起禅。
言由六铢契,教以一灯传。
峻岭标灵鹫,香池吐异莲。
金云春不敛,宝月夜恒圆。
槛涌湘江水,窗通庐岳烟。
凌虚情更逸,观寂思愈玄。
自忝黄州谪,将寻白社缘。
宁知辞累劫,即是渡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