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册金函降御墀,彩幢华扇引昭仪。
赐著翟褕香未散,教乘龙辇宠新移。
兰宫梦月瑶光贯,桂殿占星紫气披。
正是君王延茂祉,会应仙媛助昌期。
玉册金函降御墀,彩幢华扇引昭仪。
赐著翟褕香未散,教乘龙辇宠新移。
兰宫梦月瑶光贯,桂殿占星紫气披。
正是君王延茂祉,会应仙媛助昌期。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册封嫔妃的盛大仪式。首句“玉册金函降御墀”,以“玉册”和“金函”象征册封的庄严与尊贵,而“降御墀”则暗示了这一仪式在皇宫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彩幢华扇引昭仪”描绘了昭仪(嫔妃之一)被彩旗和华丽扇子引导的情景,彰显其身份的高贵。
“赐著翟褕香未散”描述了赐予嫔妃穿着翟褕(古代高级官服)时,香气弥漫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隆重和嫔妃受到的特殊恩宠。“教乘龙辇宠新移”则通过乘坐龙辇这一细节,展现了嫔妃地位的提升和皇家对其的特别宠爱。
“兰宫梦月瑶光贯,桂殿占星紫气披”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宫殿比作兰花之宫,月亮之光贯穿其中,桂殿之上星辰闪耀,紫气弥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祥瑞的氛围,暗示着嫔妃受到的祝福与吉祥。
最后,“正是君王延茂祉,会应仙媛助昌期”表达了君王希望通过这次册封仪式,为国家带来长久的福祉,并期待嫔妃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宫廷礼仪的庄重与华美,以及对嫔妃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视。
自小颠狂,平生落魄,放浪飘蓬。
把三教玄机,从根识破,包含万象,混沌家风。
问释谈机,问儒说理,问道言丹守个中。
无拘执,但闲来捉虎,怒后擒龙。
不分南北西东。
信步逍遥到处通。
向太华峰头,瑶池会上,诗吟万字,酒饮千钟。
足下云生,袖中雷起,剑吐寒光射九重。
真风子,出乾坤之外,劈碎虚空。
静藏深渊,动游碧落,灵妙潜通。
遇时至神知,乘阳便起,雷轰电制掣,雾霭云从。
展尾昂头,穿山透石,一举冲霄气势雄。
神威烈,把黄河倒卷,白浪翻空。
须臾霖雨漂洪。
却都在天瓢一滴中。
发通身*火焰*,飞光走焰,山精鬼怪,绝迹潜踪。
变化无方,去来无碍,自得乾坤造化功。
功成后,但归心明主,永效年丰。
真宗顿悟,理幽微、了了无言可说。
旷劫至今全体具,湛寂元无生灭。
拂尘拈花,穿衣吃饭,*觌面分明泄。
头头皆是,何须特地差别。
为言向上家风,纤锋快利,透石刚如铁。
三界圆通无所住,随处应机明彻。
芥纳须弥,珠含罔象,朗耀悬秋月。
寸丝不挂,即同诸佛齐列。
家住孤峰,门临曲涧,木作横桥。
与世事相违,心求活计,蓑衣挂体,斧柄悬腰。
出入玄关,往来幽径,直上高山采古樵。
时攀就,把千枝攒簇,一担平挑。
归来快乐逍遥。
且放下千斤饮一瓢。
这日用家常,随缘随分,今朝明日,自有新条。
一曲高歌,三声短笛,遏断行云透碧霄。
其中乐,有山猿献果,四皓相招。
一穷玄关,非高非下,正在当中。
得真师指点,方知此穷,不居南北,不属西东。
默默内观,绵绵静守,道满虚无浩气冲。
难言说,一星儿消息,天地根宗。
先须握定雌雄。
天癸生时鼓巽风。
把铅炉封固,飞神海底,中抽坎画,去补离宫。
进火退符,流珠复位,十转回轮一气通。
灵胎结,待功成行满,独步瑶空。
道隐无名,包含万象,总在身心。
若一言勘破,本来面目,不生不灭,耀古腾今。
返照回光,存神绝念,直下承当莫外寻。
忠言守,这些儿妙处,至理玄深。
真中不许容针。
好把阳炉炼浊阴。
待阳生冬至,重门深锁,鸟乌飞兔走。
虎啸龙吟。
片饷回旋,半时交*,大地山河尽变金。
超三界,作蓬莱仙子,寒暑无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