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落银河上,轻垂玉槛前。
莹将珠比缀,湛与露争悬。
晴作巫阳雨,寒分太液泉。
讵殊衔凤日,恍似濯龙年。
影怯防钩卷,声长杂漏传。
夜来承睿盼,沾洒湿星筵。
巧落银河上,轻垂玉槛前。
莹将珠比缀,湛与露争悬。
晴作巫阳雨,寒分太液泉。
讵殊衔凤日,恍似濯龙年。
影怯防钩卷,声长杂漏传。
夜来承睿盼,沾洒湿星筵。
这首诗描绘了清虚殿水帘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水帘的形态、光影、声音以及它在不同天气下的变化生动地展现出来。
首句“巧落银河上”,巧妙地将水帘比作从银河倾泻而下的水流,既突出了水帘的壮观,又赋予其神话般的色彩。接着,“轻垂玉槛前”则通过“轻垂”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水帘缓缓下垂的动态美,仿佛是轻柔的玉帘在风中轻轻摇曳。
“莹将珠比缀,湛与露争悬”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水珠比作珍珠,与晶莹的露珠相比较,进一步强调了水帘的清澈与明亮。同时,“湛”字也暗示了水帘的深邃与静谧。
“晴作巫阳雨,寒分太液泉”两句,通过对比晴天和雨天水帘的不同景象,展现了水帘随天气变化的多姿多彩。这里引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增添了诗的浪漫气息;“太液泉”则是对水帘源头的赞美,暗示其源自深山幽谷,水质纯净。
“影怯防钩卷,声长杂漏传”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水帘的动态。水帘在阳光下形成的阴影似乎害怕被风吹动,而其潺潺的流水声则与滴漏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最后,“夜来承睿盼,沾洒湿星筵”两句,将水帘的美延伸至夜晚,与皇家宴会相联系,不仅提升了水帘的审美价值,也体现了其在特定场合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帘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和情感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峰抱池光曲岸平,月临虚槛夜何清。
僧穿小桧才分影,鱼掷高荷渐有声。
因忆故山吟易苦,各横秋簟梦难成。
周颙不用裁书劝,自得凉天證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