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
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
凭栏虚目断,不见羽华衣。
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
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
凭栏虚目断,不见羽华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开篇“樊榭何年筑”直接提出了一个时间上的问题,樊榭是一种神话中的宫殿,这里用来象征仙界的建筑,而“人应白日飞”则是对仙人的描写,他们在白日中飞升,与世俗生活完全脱离。
“至今山客说”一句表明这首诗是在叙述古老传说,"时驾玉麟归"则继续了仙界的描绘,玉麟是神话中的祥瑞之兽,仙人驾驭它返回仙境,更强化了仙界与尘世的区别。
“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两句则用生长在松树上的乳白色花朵和从岩石间生长出来的灵芝来描绘仙境中的景象,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与长寿的事物。
“凭栏虚目断”、“不见羽华衣”则表达了诗人站在仙界的边缘,向远处眺望,却再也看不到了仙人们穿着华美服饰的身影,这里传递了一种对仙境难以触及的无奈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深切愿望。
九龙山下白日荒,九龙山上愁云黄。
中有古坟几千百,泉为鸣咽鸢为翔。
龙钟翁仲烟中卧,危崖瘦石苍苔裹。
一片萧疏插素秋,白日黄狐看山坐。
我来纵步深林行,苍山合沓间泉声。
古木千寻不枝叶,土垒三尺堆荒荆。
残碑藓蚀无名字,无蹄石马流清泪。
墓门老鬼夜半哭,断桥磷火黄昏炽。
斜倾老屋唤谁扶,病柏伛偻枝干疏。
春深草色醉黄鸟,月白松涛咽鹧鸪。
尘世沧桑不可料,百年驹隙双丸跳。
不如无植亦无封,骚人无处兴凭吊。
呜呼赤松子,黄石公,张良辟谷行相从,遥望三山东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