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磬》
《咏磬》全文
明 / 梁有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制因无句巧,质从泗水旁。

象物还同矩,论音本协商。

治成观兽舞,声起应鸾翔。

招仙鸣汉代,为灵锵鲁堂。

鸿毛说本诞,石室辨难详。

唯有升歌际,能为众乐纲。

(0)
鉴赏

这首《咏磬》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磬这一古代乐器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

首句“制因无句巧,质从泗水旁”,开篇即点出磬的制作与材质来源,巧妙地将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展现出来。磬的形状与结构设计精巧,其材质则取自泗水之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美丽,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利用。

接着,“象物还同矩,论音本协商”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磬在造型上的规矩与和谐,以及其声音的协调性。磬的形状如同矩形,象征着秩序与规则;而其发出的声音,则是经过精心调校的和谐之音,展现了音乐艺术中的平衡与美感。

“治成观兽舞,声起应鸾翔”描绘了磬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壮观景象。当人们在特定场合演奏时,磬的声音仿佛引领着兽舞的节奏,或是与鸾鸟的飞翔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又庄重的氛围。

“招仙鸣汉代,为灵锵鲁堂”则表达了磬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与文化价值。它不仅能够吸引仙人降临,也是汉代乃至鲁堂(鲁国的殿堂)中不可或缺的神圣乐器,象征着智慧、灵性与文化的传承。

“鸿毛说本诞,石室辨难详”这两句通过比喻,强调了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与影响力。如同鸿毛般轻盈却承载着诞生的故事,石室中深藏的学问与难题,都可通过磬的音韵得到解答或启示。

最后,“唯有升歌际,能为众乐纲”总结了磬在音乐艺术中的核心作用。在升高的歌声中,磬作为领奏者,能够统摄各种乐器,展现出音乐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整首诗通过对磬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梁有誉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猜你喜欢

奉裴中书光庭酒

西掖恩华降,南宫命席阑。

讵知鸡树后,更接凤池欢。

(0)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送神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罢享宾天。

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0)

戏示诸妓

绿罗裙上标三棒,红粉腮边泪两行。

抄手向前咨大使,这回不敢恼儿郎。

(0)

塞上曲

卷旆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

汉家天子图麟阁,身是当今第一人。

(0)

天马辞二首·其二

躞蹀宛驹齿未齐,摐金喷玉向风嘶。

来时欲尽金河道,猎猎轻风在碧蹄。

(0)

题兴善寺僧道深院

江峰峰顶人,受法老西秦。

法本无前业,禅非为后身。

院栽他国树,堂展祖师真。

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