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兴善寺僧道深院》
《题兴善寺僧道深院》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峰峰顶人,受法老西秦。

法本无前业,禅非为后身。

院栽他国树,堂展祖师真。

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īngshànsēngdàoshēnyuàn
táng / zhāngqiáo

jiāngfēngfēngdǐngrénshòulǎo西qín
běnqiánchánfēiwèihòushēn

yuànzāiguóshùtángzhǎnshīzhēn
shènyuànzōngzhǐqiúxiánwèiyǒuyīn

注释
江峰:指江边陡峭如尖峰的山峦。
峰顶人:居住或修行于山峰顶端的人。
受法:接受、传承佛法。
法:佛法。
老西秦:指历史悠久的西秦地区,此处代指佛法的古老源头。
无前业:不受前世业力影响,意指佛法超越轮回因果。
前业:前世所造的业力,影响今世命运。
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
非为后身:修行禅法并非为了追求来世的福报或果位。
后身:来世之身,即下辈子。
院:寺院。
栽:种植。
他国树: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树木品种。
堂:佛堂,寺庙中的主要殿堂。
展:展示。
祖师真:祖师(禅宗创始人或历代重要高僧)的真容画像或塑像。
甚愿:非常希望,极愿。
依宗旨:依照禅宗的宗旨和教义行事。
求闲:寻求清静闲适的生活或修行状态。
未有因:没有机缘,尚未找到合适的条件或时机。
翻译
江峰之巅有人在,承袭佛法源自古老的西秦。
佛法本无前生之业力牵绊,修禅并非为了来世之福报。
寺院内种植着异域的树木,大堂中供奉着祖师的真容。
心中极愿遵循宗派教义,然而寻求清闲之道却尚无机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创作的,题目为《题兴善寺僧道深院》。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禅定境界的情操。

"江峰峰顶人,受法老西秦"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高洁之人,在江峰的巅峰之上接受着来自老一代的佛法,这里面的“老西秦”可能指的是一位在西秦地区有深厚造诣的禅师。诗人通过这样的开篇,既展现了僧人的高洁地位,也暗示了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精神传统。

"法本无前业,禅非为后身" 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追求的性质。佛法不依赖于过去的功绩,而是直接指向心灵的觉悟;禅修也不是为了未来的某种成就或转世,而是关注当下的精神实践。这两句诗强调了一种超越世间因果的精神境界。

"院栽他国树,堂展祖师真" 这两句则转向具体的生活场景。院中栽植的是来自异国的植物,这可能象征着僧人的心胸广大,能够吸纳各地之精华;而“堂展祖师真”则显示了对禅宗祖师们真实传承的尊崇。

最后两句"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 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能够遵循宗派的教诲,追寻一种超脱尘世纷扰、没有杂念的清净生活。这不仅是对佛法的一种理解,也反映出诗人本人的精神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僧道深院的描写和对佛法禅修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觉悟的主题。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佛理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对于心灵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赠侍御洪峻之巡鹾竣事还婺源诗

有美一人兮,在福山之冈。爰服四美兮,两淮之光。

淮之清深兮,流之洋洋。维扬之士民兮,念与之长。

念之长兮何如?靴不可兮得脱。

民之口碑兮,若何可忘归途?

会化兮三山之阳,同志翕聚兮天日。

堂堂大道如砥兮,孰示周行?

岂伊人之岐径兮,无然伥伥。

(0)

赠沈汝渊北上春试

汝渊自如渊,渊深有真龙。

一旦乘云去,弘施泽物功。

(0)

赠表弟乡宾陈爱月还甘泉诗

君从甘泉来,色带甘泉云。

今我梦甘泉,悠然得我心。

忆子从予游,十五映青春。

予今各老大,卓立冠乡宾。

不远四千里,访我憩新泉。

倏尔告还山,了此儿女缘。

江风与江月,赠子吟弄船。

(0)

寿大司空蒋公石庵七十华诞

寿公以长生,煌煌两生祠。

生生之谓寿,父母多仁慈。

湖南与江北,处处遗去思。

以兹寿国家,可永万年基。

及乎作司空,六府思若时。

讵能以淫巧,艺事执相规。●历遍中外,而今跻古稀。

岂逐少年行,寿耇古不遗。

稽谋能自天,天子自深知。

(0)

明月吟三章·其二

明月出海东,照入我怀中。

两手捧怀笑,浮云生我胸。

移枕见远山,开窗得清风。

适意非有期,至道末有从。

蓬莱隔弱水,无力谁能杭。

(0)

南溪四景·其四

南溪冬何如,涓涓细清浅。

清浅静何如,寻源观蟹眼。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