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罢享宾天。
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罢享宾天。
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重而又充满仙气的仪式场景。"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表明了祭祀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供品已陈列完毕,九旗随之准备撤下,预示着仪式即将结束。"追劳表德,罢享宾天"则是在赞颂先祖的美德,并且感谢神灵的恩赐,这里的“罢享”指的是祭祀活动中的宴席,而“宾天”则是尊贵的客人,即被祭祀的神灵。整行传达了一种敬畏和感激之情。
"风引仙管,堂虚画筵"一句,则描绘了音乐与自然融合的美妙场景。“风引仙管”让人想象到微风吹过乐器,发出悠扬而神秘的声音,而“堂虚画筵”则形容了大厅内空旷清幽,筵席摆放得整齐有序。这里的“画筵”可能是指筵席上精美的图案,或许是对场地布置的赞美之词。
"芳馨常在,瞻望悠然"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宁静与和谐气氛的珍视。芳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而“瞻望悠然”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舒畅,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写,以及对自然与音乐的融合,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神灵崇敬以及仪式中的庄重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心灵宁静状态的美好情怀。
辩公出蓝之智,楮衲披来游戏。
衲底一段光明,可谓湛然无累。
倒峡倾河雄辩,银山铁壁意气。
毗卢顶?上行,弥勒眼睛里睡。
归去羌庐山下,一笑雪中风味。
他时杖屦重来,且道有甚领会。
为公扯了楮衣,奉为普薰一切。
龙顾初闻辟纵观,尽收清胜閟高寒。
四围列岫飞云静,十里平湖碧照宽。
麈尾有言皆灌顶,尘中无路不惊湍。
东岩端作东山望,行为苍生起谢安。
君家作屋拟虚舟,想见低窗事事幽。
竹干巧同樯影直,帘波寒并水光浮。
五湖烟月应无意,四海风尘计少留。
挂旆天山端有待,要凭巨楫济横流。
静夜何所为,坐对一枝烛。
俯仰徒四隅,岁宴靡储粟。
春耕乏良畴,秋穫罔刍菽。
念至辄自营,一饭常不足。
晚食已多幸,况敢望粱肉。
上无官守累,下无征敛促。
燕坐乐有馀,自足无多欲。
寄语当涂士,吾腰未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