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泉依石古名馗,细转轻流有令姿。
不觉篮舆归日暮,坐怜清泚住多时。
槛泉依石古名馗,细转轻流有令姿。
不觉篮舆归日暮,坐怜清泚住多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葛胜仲在寻山过程中偶遇的一处泉水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泉水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
“槛泉依石古名馗”,开篇即以“槛泉”点明所见之景,暗示这是一处历史悠久、名声显赫的泉眼。接着,“依石”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泉水环绕着岩石流淌的情景,仿佛是自然界的精灵,与石头相依为命,共同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古名馗”则可能暗指此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细转轻流有令姿”,进一步刻画了泉水流动的姿态。用“细转”形容泉水缓缓流动,既表现了其柔和缓慢的特点,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而“轻流”则强调了水流的轻盈与流畅,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低语。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不觉篮舆归日暮,坐怜清泚住多时”,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感受融入其中。在寻山的过程中,诗人或许乘坐着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不经意间被眼前的美景吸引,直到日暮时分仍不愿离去。这里的“清泚”不仅指泉水清澈透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这份宁静与美好的深深喜爱与留恋。诗人坐在此处,久久不愿起身,仿佛在与泉水进行心灵的对话,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静谧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泉水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碧梧芳信惊初到,秋声晚来无数。
金井阑边,豆花篱落,做得凄凉几许。萧萧振羽。
似一度高吟,一番低诉。
乍断还连,依稀吹入小窗户。
还疑春茧曳绪,引秋情暗起,宛转千缕。
锦字萦愁,哀弦纺梦,独立空阶风露,不胜酸楚。
共促织鸣悲,寒螀啼苦。絮尽新愁,夜凉谁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