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离怀憎物色,几生愁绪溺风光。
废城沃土肥春草,野渡空船荡夕阳。
倚道向人多脉脉,为情因酒易伥伥。
宦途弃掷须甘分,回避红尘是所长。
万古离怀憎物色,几生愁绪溺风光。
废城沃土肥春草,野渡空船荡夕阳。
倚道向人多脉脉,为情因酒易伥伥。
宦途弃掷须甘分,回避红尘是所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名为《即目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物是的憎恨,以及对繁华落尽后的感慨。
“万古离怀憎物色”一句,通过“万古离怀”表达了对过去的深切怀念,而“憎物色”则体现出诗人对于曾经美好事物现在变质的不满和忧伤。这里的“物色”,指的是世间万物的颜色,也暗含着一切事物变化无常的哀愁。
“几生愁绪溺风光”这句,则是说诗人在多次轮回中积累了许多愁绪,这些愁绪就像被风光所淹没,无法言表。这里的“几生”,指的是前世今生的无数轮回,“愁绪溺风光”则是用来形容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哀愁。
“废城沃土肥春草,野渡空船荡夕阳”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废墟与自然景象交织的图画。废弃的古城变成了沃野,春天的草木繁盛,而远处的野渡上,只有空无一人的小船在夕阳下摇曳。这是对过往荣华与现在荒凉之间鲜明对比的一种描写。
“倚道向人多脉脉”这里的“倚道”,可以理解为诗人站在路边,“向人多脉脉”则表达了诗人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流露出许多情感和真挚。这两句实际上是在写诗人对朋友或知己之间的情谊深厚。
“为情因酒易伥伥”,这句是说为了忘记情愁而饮酒,结果却更容易陷入惆怅。这里的“伥伥”有沉醉不醒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心神不宁。
最后,“宦途弃掷须甘分,回避红尘是所长”,诗人在官场上的经历如同弃置的物品,不再留恋,而选择了隐退,远离世俗的纷扰。这里的“宦途”指的是仕途生活,“甘分”则表明诗人的释然和接受,“回避红尘是所长”,则是在说隐居生活成为了诗人的一种特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和深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春寒茅屋晨兴迟,起来倩人为折枝。
缅怀骚客赋兰菊,盖喻忠信期君知。
圣贤垂训恶无礼,东家不敢钻穴窥。
早梅香好动诗兴,已恐落英嗟后时。
故园桃李委尘土,怨调曾托长相思。
小儿虮虱满黄发,何处乱山寻玉卮。
客从长安来,色沮气不伸。
问之何因尔,憔悴居贱贫。
忠诚照肝膈,文彩动词臣。
二者苟有一,亦足售其身。
后前莫推挽,坎坷秋复春。
尝欲仗一剑,万里清风尘。
从军亦云乐,神武知何人。
又欲挟一策,强国活斯民。
夜叉守天关,帝所高难陈。
安能举进士,得失咸悲辛。
十年一主簿,鞭箠还吟呻。
安能罔市利,狙诈忘吾真。
所得虽倍蓰,愧汗沾衣巾。
闻说商洛间,山深风俗淳。
自计亦已熟,抱书归隐沦。
穷年读经史,志一疑于神。
天道有反正,岂曰长邅迍。
诸君勋业了,我道亦精纯。
礼仪稽在昔,政化持平均。
出山应未晚,日月明昌辰。
《归隐》【元·杨弘道】客从长安来,色沮气不伸。问之何因尔,憔悴居贱贫。忠诚照肝膈,文彩动词臣。二者苟有一,亦足售其身。后前莫推挽,坎坷秋复春。尝欲仗一剑,万里清风尘。从军亦云乐,神武知何人。又欲挟一策,强国活斯民。夜叉守天关,帝所高难陈。安能举进士,得失咸悲辛。十年一主簿,鞭箠还吟呻。安能罔市利,狙诈忘吾真。所得虽倍蓰,愧汗沾衣巾。闻说商洛间,山深风俗淳。自计亦已熟,抱书归隐沦。穷年读经史,志一疑于神。天道有反正,岂曰长邅迍。诸君勋业了,我道亦精纯。礼仪稽在昔,政化持平均。出山应未晚,日月明昌辰。
https://shici.929r.com/shici/VM5c5zRp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