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累累,绶若若,不如相逢一饷乐。
谷量牛马斗量珠,不如闭门细读平生书,居闲意气或有馀。
利害毫发过,不能以手援其躯。
风吹月明,落我庭树。宿乌夜惊,徐徐飞去。
昼夜有程,汝何不住。前畏弹射,后畏网罗。
孰视鸿鹄,云霄可摩。亦知人生,如意少不如意多。
富贵欲长保,执斧不见柯。
印累累如此,宿鸟飞去何。
印累累,绶若若,不如相逢一饷乐。
谷量牛马斗量珠,不如闭门细读平生书,居闲意气或有馀。
利害毫发过,不能以手援其躯。
风吹月明,落我庭树。宿乌夜惊,徐徐飞去。
昼夜有程,汝何不住。前畏弹射,后畏网罗。
孰视鸿鹄,云霄可摩。亦知人生,如意少不如意多。
富贵欲长保,执斧不见柯。
印累累如此,宿鸟飞去何。
这首诗描绘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宁静读书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官场的繁忙与束缚(“印累累,绶若若”)与闭门读书的自由与满足(“不如闭门细读平生书”),表达了对后者更深层次的追求。诗中还借用了自然界的景象(“风吹月明,落我庭树。宿乌夜惊,徐徐飞去”)来隐喻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性,以及对官场中利益得失的淡然态度。
诗人提到“昼夜有程,汝何不住”,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而“前畏弹射,后畏网罗”则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中的危险与压力。最后,“亦知人生,如意少不如意多”道出了人生的普遍规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紫荷余爱在,皂盖填名城。
膏泽流千里,嘉谋肃五兵。
林泉多雅趣,桑梓有深情。
道大虽难用,详观月旦评。
月华凝露掌。
正极目鸾霄,望风鲸壤。
深宫注遐想。
听点点花漏,盈盈仙仗。
笙箫迎响。
降琼轮、玄云步障。
洞□扉、笑别蓬瀛,下应太平无象。
俱仰。
姆仪春煦,归节冰清,道风夷旷。
三迁教养。
金阙里,玉音赏。
况传家清白,满堂朱紫,相对兰荪竞长。
待齐秦、汤沐疏封,赐灵寿杖。
蔺璧虽期复,苏书竟不还。
庆余钟令绪,才大压尘寰。
劲正三朝老,从容半世闲。
会心真是老,一笑别人间。
短櫂夷犹任去留,尘劳今日暂休休。
飞觞莫问重城晚,揽镜须惊两鬓秋。
千里归艎何日到,一眉清绿与云浮。
殷勤更问黄花信,准拟重阳一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