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凉凉踽踽,频年冷冷清清。一身多病叹伶仃。
如此桑榆暮景。膝下双珠何处,关山迢递难亲。
一羁南楚一燕京。目断天边雁影。
终日凉凉踽踽,频年冷冷清清。一身多病叹伶仃。
如此桑榆暮景。膝下双珠何处,关山迢递难亲。
一羁南楚一燕京。目断天边雁影。
这首《西江月》以清丽之笔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的孤独与感慨。开篇“终日凉凉踽踽,频年冷冷清清”两句,以“凉凉”、“踽踽”、“冷冷”、“清清”四字叠词,生动地刻画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凄凉,仿佛置身于一个寒冷而寂静的世界中,无人相伴,只有自己的身影与思绪相随。
“一身多病叹伶仃”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身体状况和孤独处境,一个“伶仃”二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病痛中的无助与孤独。“如此桑榆暮景”,则将个人的遭遇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下,暗示了人生的晚年阶段,岁月已逝,青春不再,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膝下双珠何处,关山迢递难亲”两句,情感更加深沉。这里,“双珠”比喻作者的子女,表达了对子女的思念之情,而“关山迢递”则描绘了与子女相隔千山万水,难以亲近的现实,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亲情的深厚,也反映了现实的无奈。
最后,“一羁南楚一燕京。目断天边雁影。”两句,以“南楚”和“燕京”代表不同的地域,象征着作者与子女分处两地,难以团聚的现状。而“目断天边雁影”则以雁阵南飞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远方子女的深深思念和期盼,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西江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春日里面对孤独、疾病、亲情分离等生活困境时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七年交春七日强,濛濛春雨吞江乡。
此夕莫知是元夕,地炉埋伏身犹僵。
鼓箫声绝想景物,灯火焰短如寻常。
逢辰往往思济胜,此际何异栖幽荒。
推窗且畏江风恶,风柔却忆沙河塘。
一竿星点富池庙,随炙随灭无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