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用师庵》
《书用师庵》全文
宋 / 李昭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架泉龛石搆幽栖,竹树阴森锁翠微。

珍重支郎得高趣,一庵一榻自忘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yòngshīān
sòng / zhāoshù

jiàquánkānshígòuyōuzhúshùyīnsēnsuǒcuìwēi

zhēnzhòngzhīlánggāoānwàng

注释
架泉:建造在泉水边。
龛石:石制的小龛。
幽栖:隐居的住所。
阴森:阴暗而繁密。
翠微:青翠的山色。
珍重:敬重。
支郎:指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
高趣:高尚的情趣或境界。
一庵一榻:一间小庵和一张床铺。
忘机:忘却世俗机心,超脱尘世。
翻译
在山石上搭建的泉边小屋营造了隐居的环境,
竹林树木阴凉繁茂,仿佛将绿色的山色都锁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居所,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意趣与超脱世俗的心境。

“架泉龛石搆幽栖”一句,以“架”字形容泉水,生动地展示了泉水在山间穿行、支撑着石壁形成的一种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一种人为的修筑,这里的“幽栖”则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竹树阴森锁翠微”进一步描绘了环境之美,竹林和树木交织成一片浓荫,不仅是自然风光的一部分,也营造出一种封闭而神秘的空间氛围。这里的“翠微”则让人联想到天边的云气,是对远方景致的描摹。

“珍重支郎得高趣”一句中的“珍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隐逸生活的珍视和重视,“支郎”指的是僧侣,这里的“得高趣”则是说僧侣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享受。

最后一句“一庵一榻自忘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这份生活的满足与忘我。一个庵宇,一张床,构成了他简单而纯粹的生活空间,“自忘机”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得以忘却世间的纷争和烦恼,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这种生活带来的宁静、超脱和满足。

作者介绍

李昭述
朝代:宋

(961—1059)宋深州饶阳人,字仲祖。李宗谔子。以荫入仕。赐进士出身。历河北转运使,措置抚定江陵屯兵动。徙知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而欲为乱,因昭述而寝其谋。累迁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水灾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官终尚书右丞。卒谥恪。
猜你喜欢

江上望潮不至戏作竹枝

郎君南埧妾北湄,早潮望到晚潮时。

浙江潮信有时失,郎约何时可定期。

(0)

咏虞美人花

剑血纤纤玉帐倾,庭花犹带美人名。

春风不解兴亡恨,故向江东处处生。

(0)

湖上新筑钓鳌矶

高台春满碧江村,一片风烟接海门。

鳌气半侵云壑暝,钓丝乍捲雪涛奔。

三山捧出芙容剑,五马閒开桂子樽。

却笑蟠溪垂白老,何如年少是王孙。

(0)

过黄塘怀洞阳公

汎汎青溪水,何当此地经。

江沙连月白,岭树入云青。

归去觉今是,行吟怜独醒。

侧身天北阔,莫诵首阳苓。

(0)

闻王伯安过嘉兴驱舟特访不遇

出门未梳头,旭日红欲起。

遥持十载心,养养扁舟里。

停桡问北郭,迟回复西市。

高人不可逢,寒云卧秋水。

(0)

塞上曲八首·其五独石

桓州西去驿荒凉,李信屯边草不芳。

白发老兵知故事,细将沿革说昭皇。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