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戌五日京师作二首·其二》
《丙戌五日京师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浮云离披久不合,太阳独行乾万物。

谁令昨夜雨霶沱,北风萧萧寒到骨。

(0)
翻译
浮云散乱已久未聚拢,太阳独自照耀干万物。
是谁让昨夜下起了倾盆大雨,北风吹来,冷得彻骨。
注释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离披:分散、零落。
合:聚合。
太阳:指自然界的阳光。
乾:使干燥。
万物: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昨夜:昨晚。
雨霶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北风:冬季从北方吹来的风。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寒到骨:寒冷深入骨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创作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丙戌年五日时,于京城写下了这两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世变化的感慨。

“浮云离披久不合”一句,以飘渺的浮云比喻事物之间难以契合的状态。云是自然界中易聚散的象征,这里用来形容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隔阂和孤立。

“太阳独行乾万物”则描绘了天气干燥,太阳高悬,万物无所依附的景象。太阳原本象征着光明与温暖,但在这里,它却独立于世界之外,显得冰冷而孤独。

“谁令昨夜雨霶沱”一句,通过对昨夜大雨的提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突变的不解和无奈。雨霶沱形容的是雨下得非常大,显示出自然界的强烈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动荡。

“北风萧萧寒到骨”则是对严寒北风影响下的感受。萧萧之声传达了寒风的凛冽,而“寒到骨”则形容了一种彻骨的寒冷和无处不在的阴冷感觉。

整体来看,王安石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变化无常以及人世间隔阂感慨的心情。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为兄贵质题鹡鸰图

忆昨离家忽四年,客居长诵鹡鸰篇。

相看无奈离情苦,岁晏梅华雪满天。

(0)

为宋给事题四景·其三秋景

凉云雁叫荻花秋,两岸青山带浅流。

向晚月明天似水,吹箫独上木兰舟。

(0)

元夕赐观灯·其一

阊阖天门开九重,玉楼金殿月朣胧。

共看鳌背辞沧海,独向龙墀拥翠峰。

瑞雪暖融鳷鹊观,庆云晴护建章宫。

盛时佳节逢元夜,此夕欢娱万国同。

(0)

赠进士傅玉良玉润昆弟还临江

昔年校士忝文衡,争睹朝阳两凤鸣。

乡里共传登进士,交游为喜得门生。

三年恋阙君恩重,万里还家昼锦荣。

回首帝京须到早,上林春好听啼莺。

(0)

题刘南奎赠行卷

与子同朝交谊重,往来深识故乡情。

十年游宦青云远,一日还家昼锦荣。

白发未能忘孝养,丹心祇益奉皇明。

卷中题赠多知己,毓德深期保令名。

(0)

为吕尚书题山水小景

尚书爱山兼爱画,索我题诗意甚浓。

一片白云晴雨外,两行树色有无中。

茆舍午烟啼鸟静,野桥春水落花红。

明朝一骑天边出,回首居庸隔几重。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