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进士傅玉良玉润昆弟还临江》
《赠进士傅玉良玉润昆弟还临江》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昔年校士忝文衡,争睹朝阳两凤鸣。

乡里共传登进士,交游为喜得门生。

三年恋阙君恩重,万里还家昼锦荣。

回首帝京须到早,上林春好听啼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赠进士傅玉良玉润昆弟还临江》。诗中描绘了对昔日同僚傅玉良和其兄弟玉润考取进士后归乡的喜悦与感慨。

首联“昔年校士忝文衡,争睹朝阳两凤鸣。”以“校士”、“文衡”点明身份,暗示其在科举考试中的角色,同时以“朝阳两凤鸣”比喻两位进士才华横溢,如同晨光中的凤凰,展翅高飞,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两位进士的才华与成就。

颔联“乡里共传登进士,交游为喜得门生。”写出了乡亲们的欢欣与交游间的喜悦,强调了进士之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以及对他们的尊敬与祝贺之情。

颈联“三年恋阙君恩重,万里还家昼锦荣。”表达了对两位进士在朝廷任职期间对君王的忠诚与感激,以及他们功成身退,衣锦还乡的荣耀与自豪感。其中,“恋阙”指对朝廷的眷恋,“君恩重”则体现了对君主的深厚情感与感激。

尾联“回首帝京须到早,上林春好听啼莺。”寄语两位进士尽早返回京城,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暗含着对他们在未来仕途中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像春天的莺鸟一样,歌声清脆,生活充满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两位进士的赞美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科举制度的重视与对人才的尊重。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雪中玩易偶成

道如大路人能见,德有輶伦识者稀。

四望皓然都洁净,洁中还要辨精微。

(0)

纪梦·其三

秋来夜气更清明,月朗窗虚梦不成。

似报云间仙仗过,分明听得步虚声。

(0)

舟行即事

微阳下江树,秋叶泛残红。

雁背寒塘雨,帆争晚渡风。

寺桥人倒影,渔径菊分丛。

正是承平日,轻艘万派通。

(0)

洛中春旱祷龙门无畏塔得雨

露盘金索出危岑,风卷惊尘扑翠林。

五夜清场严佛事,一犁甘澍慰民心。

圣君旰食忧应减,守吏斋诚祷更深。

泛滟洛川皆帝力,好浮青鲤瑞烟寻。

(0)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其四

苑树残蝉送远愁,懒将衰鬓照清流。

归来自扫东园叶,学灌寒蔬备晚秋。

(0)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其四

黄姑侍女两三人,散作名家不嫁春。

仙桂飘零篱菊尽,香容付与雪中身。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