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孙正之》
《寄孙正之》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少时已感韩子诗,东西南北俱欲往。

新年尤觉此语悲,恨无羽翼超惚恍。

肺肝欲绝形骸外,涕洟自落衣巾上。

此忧难与世共知,忆子论心更惆怅。

(0)
翻译
年轻时就感受到韩愈的诗歌魅力,想要游历四方。
新的一年里,这种感受尤为强烈,遗憾没有翅膀能超越现实的困惑。
内心痛苦到似乎要从身体之外脱离,泪水不由自主地洒在衣襟上。
这种忧虑难以与世人共享,想起你曾共论心事,更加感到悲伤。
注释
少时:年轻时。
韩子诗:韩愈的诗歌。
东西南北:四方。
俱欲往:都想去。
新年:新的一年。
尤觉:尤其感到。
恨:遗憾。
羽翼:翅膀。
超惚恍:超越困惑。
肺肝欲绝:内心极度痛苦。
形骸外:身体之外。
涕洟:泪水。
衣巾上:衣襟上。
此忧:这种忧虑。
世共知:与世人共享。
忆子:想起你。
论心:共论心事。
惆怅: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实现的旅行愿望。诗中的“韩子”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其诗作风格雄浑有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首句“少时已感韩子诗,东西南北俱欲往。”表明自幼便对韩愈的诗歌产生了共鸣,内心充满了四处游历的强烈愿望。新年到来,这种情怀变得更加悲切,因为没有翅膀无法超越现实的束缚。

中间两句“肺肝欲绝形骸外,涕洟自落衣巾上。”描绘了诗人心如刀割,内脏欲裂之痛苦,以及眼泪纷纷,不断滴落的情景。这里的“肺肝”比喻极度哀伤,“形骸外”则是形容悲痛到了极点,“涕洟”即是大滴的眼泪。

末尾两句“此忧难与世共知,忆子论心更惆怅。”表达了这种深沉的忧愁难以向他人诉说,而每当想起子孙(或朋友)时,心中的凄凉和孤独感便更加强烈。

整首诗通过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哀,同时也反映出王安石个人的才华横溢、志趣高远,却不得志于当时政治环境的矛盾心理。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再和二首·其一

壮岁希高事独清,介然何意慕三旌。

无邪每奉先儒戒,有犯常存狷者情。

任重股肱惭暗弱,老全骸骨赖休明。

非因大旆闲来往,仲蔚蓬蒿绕舍生。

(0)

和杜孝锡展江亭三首·其一

斜日低云动水光,偶寻佳处阅群芳。

城闉不隔和风度,吹过千花百草香。

(0)

再和尧夫同前·其二

教得新声十二弦,每逢嘉客便开筵。

春湖水绿花争发,好引红妆上画船。

(0)

虞美人·其一姑苏画莲

西湖十里孤山路。犹记荷花处。翠茎红蕊最关情。

不是薰风、吹得晚来晴。而今老去丹青底。

醉腻娇相倚。棹歌声缓采香归。

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

(0)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杨梅

生与真妃姓氏同。家随西子苎萝东。

谁道玉肌寒起粟,酒能红。

火齐烧空来上苑,冰浆凝露在西宫。

不似荔枝生处远,恨薰风。

(0)

洞仙歌.次韵斯远所赋清溪一曲

溪山好处,赢得题新曲。待足人生甚时足。

问临流情味,倚遍斜晖,应似画、小景生绡一幅。

渔舟声欸乃,岩上云飞,杳杳归鸦去鸿逐。

任当年伊吕,谈笑兴王,争敌恁、闲眠野宿。

待雪天、月夜我还来,醉潇洒清幽,那些儿屋。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