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已感韩子诗,东西南北俱欲往。
新年尤觉此语悲,恨无羽翼超惚恍。
肺肝欲绝形骸外,涕洟自落衣巾上。
此忧难与世共知,忆子论心更惆怅。
少时已感韩子诗,东西南北俱欲往。
新年尤觉此语悲,恨无羽翼超惚恍。
肺肝欲绝形骸外,涕洟自落衣巾上。
此忧难与世共知,忆子论心更惆怅。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实现的旅行愿望。诗中的“韩子”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其诗作风格雄浑有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首句“少时已感韩子诗,东西南北俱欲往。”表明自幼便对韩愈的诗歌产生了共鸣,内心充满了四处游历的强烈愿望。新年到来,这种情怀变得更加悲切,因为没有翅膀无法超越现实的束缚。
中间两句“肺肝欲绝形骸外,涕洟自落衣巾上。”描绘了诗人心如刀割,内脏欲裂之痛苦,以及眼泪纷纷,不断滴落的情景。这里的“肺肝”比喻极度哀伤,“形骸外”则是形容悲痛到了极点,“涕洟”即是大滴的眼泪。
末尾两句“此忧难与世共知,忆子论心更惆怅。”表达了这种深沉的忧愁难以向他人诉说,而每当想起子孙(或朋友)时,心中的凄凉和孤独感便更加强烈。
整首诗通过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哀,同时也反映出王安石个人的才华横溢、志趣高远,却不得志于当时政治环境的矛盾心理。
溪山好处,赢得题新曲。待足人生甚时足。
问临流情味,倚遍斜晖,应似画、小景生绡一幅。
渔舟声欸乃,岩上云飞,杳杳归鸦去鸿逐。
任当年伊吕,谈笑兴王,争敌恁、闲眠野宿。
待雪天、月夜我还来,醉潇洒清幽,那些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