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山不出山,日饭鲜盐酪。
野菜芼山米,欢若屠门嚼。
苍苍百岁翁,常如一日乐。
人劝出山住,掉头终弗诺。
子孙入市门,卖薪食羹臛。
归来举糜杯,持匕意自恶。
市门负薪飧,滋味固甚薄。
甘脆前方丈,入腹毒于药。
山翁意甚长,慎无厌澹泊。
居山不出山,日饭鲜盐酪。
野菜芼山米,欢若屠门嚼。
苍苍百岁翁,常如一日乐。
人劝出山住,掉头终弗诺。
子孙入市门,卖薪食羹臛。
归来举糜杯,持匕意自恶。
市门负薪飧,滋味固甚薄。
甘脆前方丈,入腹毒于药。
山翁意甚长,慎无厌澹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老翁宁静自足的生活状态。他不出山门,日常饮食简单,只有鲜盐酪等,但他对此感到满足。野菜、山米都是他的食物来源,他对这种生活感到快乐,就像屠户品尝美味一样。这位老翁虽已百岁高龄,但他的每一天都过得很是悠然自得。
诗中还描写了外界的人劝他出山定居,但老翁坚决拒绝。他子孙去市集卖柴火,回来时带着薪菜和羊肉等食物,但即便如此丰盛的食物,在老翁看来也不过是些淡薄的滋味。相比之下,他更享受山中的生活。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老翁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以及他不愿意离开这片净土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繁华与简朴,表达了隐士对精神自由和简单生活的追求。
诗歌语言质朴而富有节奏感,每一句都切合老翁的心境和山林的情景,读之让人感到宁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