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天乐.络纬》
《齐天乐.络纬》全文
清 / 毛茂清   形式: 词  词牌: 齐天乐

碧梧芳信惊初到,秋声晚来无数。

金井阑边,豆花篱落,做得凄凉几许。萧萧振羽。

似一度高吟,一番低诉。

乍断还连,依稀吹入小窗户。

还疑春茧曳绪,引秋情暗起,宛转千缕。

锦字萦愁,哀弦纺梦,独立空阶风露,不胜酸楚。

共促织鸣悲,寒螀啼苦。絮尽新愁,夜凉谁共语。

(0)
鉴赏

这首《齐天乐·络纬》由清代诗人毛茂清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的凄美景象。词中以络纬(即纺织娘)的鸣叫声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碧梧芳信惊初到”,开篇点明季节转换的微妙时刻,碧绿的梧桐树上似乎传来春天的消息,却在初夏时节悄然降临,给人以惊喜与意外之感。“秋声晚来无数”则将视角转向了即将到来的秋天,预示着季节更迭的必然性与不可逆转。

“金井阑边,豆花篱落,做得凄凉几许”,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井栏旁的金色光辉、豆花与篱笆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独感,暗示着时光流逝带来的寂寥与无奈。“萧萧振羽。似一度高吟,一番低诉”,络纬的鸣叫声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色彩,仿佛在低吟浅诉,表达着内心的忧郁与思念。

“乍断还连,依稀吹入小窗户”,络纬的叫声时断时续,仿佛是遥远的呼唤,透过窗户轻轻飘入室内,触动人心。“还疑春茧曳绪,引秋情暗起,宛转千缕”,春茧的丝线与秋的情思交织在一起,引发人们对过往与未来的无尽遐想,情感细腻而复杂。

“锦字萦愁,哀弦纺梦,独立空阶风露,不胜酸楚”,锦字与哀弦分别代表了文字与音乐的哀愁,诗人独自站在空旷的台阶上,感受着风露的清凉与内心的酸楚,情感达到了高潮。“共促织鸣悲,寒螀啼苦”,与促织(蟋蟀)的悲鸣和寒螀(另一种昆虫)的哀啼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悲凉的氛围。

“絮尽新愁,夜凉谁共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新愁与夜凉时的孤独与渴望有人倾听的心境,整个词作在情感上达到了深沉而细腻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毛茂清
朝代:清

清江苏太仓人,字林逸。顾清振妻。有《筠雪轩草》。
猜你喜欢

蝶恋花·其一

有约不来过夜半。拌倒金尊,幽恨谁能见?

等到月明凝古岸,轻舟已绕朱廊遍。

朵朵浮云随目旋。天上人间,一例都无倦。

树色山光看已惯,此心何地消愁怨。

(0)

浣溪沙

尽日帘栊不上钩,黄昏过了未梳头,初灯残梦正当楼。

明月不知何处有,閒身安得此中休,那堪临去几回眸。

(0)

芦竹庄夜坐,寄在郡诸同学

雨过泾云平,风微暑气清。

千寻山月上,一面海潮生。

天外有何事,世间无此情。

愿言良夜永,聊以谢浮名。

(0)

暮春郊行,率尔有作

三春万事都如梦,今日行春客思赊。

好雨偏能苏病骨,凉风似解逐轻车。

山中渐长鱼苗水,溪上新开龙爪花。

拂地榕须遮户竹,黄鹂应恋野人家。

(0)

书愤

生逢割地亦徒忧,烽火连天尚不休。

家有两姑难作妇,国无一士觅封侯!

安危于我何轻重,得失劳人问去留。

大局不禁长太息,华夷从此是春秋。

(0)

听人解律

读书万卷必读律,此语偶自坡公出;

其实二者匪殊观,治心救世理则一。

书之注疏多于书,律亦如是贵详悉。

后生聪明且轻薄,瞥眼看律如驰驿;

句可割裂字可删,顿令本文无完质。

律文尚遭刽子手,区区民命复何有!

民命纵为君所轻,舞文无乃露其丑;

君久自负读书人,只恐读书亦失真。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