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二首·其二》
《秋日二首·其二》全文
隋朝 / 李世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0)
注释
爽气:清新的空气。
澄:使清澈。
兰沼:长有兰花的池塘。
秋风:秋季的风。
动:吹动。
桂林:此处指桂树成林。
露凝:露水凝结。
千片玉:形容露珠众多,晶莹如玉。
菊散:菊花开放,散开。
一丛金:形容菊花金黄色,繁多灿烂。
日岫:日照的山峰。
高低影:山峰在日光下的不同高度形成的阴影。
云空:云层间的天空。
点缀阴:云朵装点天空,形成阴影。
蓬瀛:蓬莱和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代指仙境。
不可望:无法到达,望尘莫及。
泉石:泉水和岩石,常指幽静的自然景致。
且:暂且,姑且。
娱心:使心情愉快。
翻译
清澈的空气使兰泽池更加明净,秋风吹拂使得桂林树摇曳生姿。
露水凝结如同千片白玉,菊花绽放似一丛黄金。
日光在山峰投下或高或低的影子,云朵装点着天空留下斑驳的阴翳。
蓬莱仙境难以望及,姑且在泉水与岩石间寻找乐趣,愉悦心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风景画面。开篇“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中,“爽气”指清新的空气,“澄兰沼”形容水质清澈,“秋风动桂林”则描写了秋风轻拂着桂树林间的景象。接着“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用鲜明的比喻,将露珠比作千片玉石,菊花比作一丛金色,形象生动。

第三句“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中,“日岫”指太阳照耀下的山峦,“高低影”表达了山影的层次感,而“云空点缀阴”则描绘了天空中飘浮的云朵带来的阴翳。

最后两句“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观时的心境。"蓬瀛"指的是遥远难以企及的地方,而"泉石且娱心"则说明了诗人在听泉水声、赏石头美景中得到的心灵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是一首颇具意境和画面感的抒情佳作。

作者介绍
李世民

李世民
朝代:隋朝   生辰:599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猜你喜欢

甲子三月五日抵沈阳

归来身世感歧途,廿载飘零菀复枯。

蓬室栖迟惭角绮,金门饱死愧侏儒。

云山无恙人将老,天地多情草又苏。

风木空馀游子恨,蓼莪吟罢泪模糊。

(0)

伯夷叔齐庙·其二

遗踪旧是墨台城,景仰高风入圣清。

万古君臣存叩马,两人心事遂逃名。

瘦癯亲炙当时貌,顽懦应兴此日情。

槛外愁听秋色里,雁行风断别离声。

(0)

送何检讨西岚出守凉州·其一

南州有奇鸟,戢羽昆崙巅。

渴饮沆瀣露,饥餐青琅玕。

翩翩唼兰沼,矫矫翔云天。

永与尘寰隔,翘首招群仙。

螭珠不隐世,湛卢不终沦。

美材收匠石,作栋清华班。

清华简贤俊,出守向函关。

函关腾紫气,诘旦谒玄元。

授以青云芝,服之可长年。

相期在万古,富贵何足论。

(0)

秋雨不止步海涵百龄原韵·其一

柴门闭深昼,心境喜双寂。

凉气散疏襟,尘虑一时涤。

晚笋茂新条,萝筱挂颓壁。

远籁送微飙,清心闻夜笛。

淅沥响古烟,松窗翠雨滴。

(0)

寄赠

忆别高斋后,荒荒已十年。

繁霜增白首,细雨梦华筵。

晓树香开玉,秋潮海拍天。

会当寻旧好,重醉辋川烟。

(0)

题画罗汉·其七

茫茫大海,何为彼岸。险哉险哉,波涛浩瀚。

鲸鲲若山,狰狞欲啖。委身从之,夫复何憾。

一有失足,万劫莫办。我欲援之,回首一看。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