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伯夷叔齐庙·其二》
《伯夷叔齐庙·其二》全文
清 / 戴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遗踪旧是墨台城,景仰高风入圣清。

万古君臣存叩马,两人心事遂逃名。

瘦癯亲炙当时貌,顽懦应兴此日情。

槛外愁听秋色里,雁行风断别离声。

(0)
鉴赏

这首诗《伯夷叔齐庙(其二)》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古代圣贤伯夷和叔齐的景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遗踪旧是墨台城,景仰高风入圣清。”开篇即点明了庙宇所在之地,墨台城,这里以“遗踪”二字暗示了历史的久远与人物的不朽,同时“景仰高风”则表达了对伯夷叔齐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

颔联“万古君臣存叩马,两人心事遂逃名。”进一步阐述了伯夷叔齐的历史地位与个人选择。他们拒绝周武王的封赏,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这种对道义的坚守,使得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叩马”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他们面对君主时的坚决态度,“心事遂逃名”则展现了他们为保持人格独立而放弃名声的决绝。

颈联“瘦癯亲炙当时貌,顽懦应兴此日情。”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伯夷叔齐的形象与当时的面貌联系起来,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世之人情感共鸣的期待。这里的“瘦癯”与“顽懦”既是对前人的描述,也是对当下人情世故的一种反思。

尾联“槛外愁听秋色里,雁行风断别离声。”将场景转换至庙宇之外,通过秋色与雁行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深远的氛围。在这里,诗人似乎在倾听历史的回响,感受着古人与今人之间的某种连接,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也是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道德理想与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戴亨

戴亨
朝代:清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汉军旗人。康熙辛丑进士,官齐河知县。有《庆芝堂诗集》。
猜你喜欢

哀鸿

哀鸿常苦饥,悲鸣垂其翼。

朔漠晓霜寒,江湖晚烟羃。

乾坤一网罟,高飞亦何益。

日暮无与群,惊风暗沙碛。

(0)

县斋书事

朱颜凋尽鬓䰐鬖,世路低回老益惭。

偶影独游聊自适,谈书不辍竟何堪。

神炉默默金徒踊,蚁蛭纷纷梦正酣。

误把此身撄世网,自缠徽纆信如蚕。

(0)

两同心·其一

行看不足。坐看不足。

柳条短、斜倚春风,海棠睡、醉敧红玉。清堪掬。

桃李漫山,真成粗俗。遥夜几番相属。暗魂飞逐。

深酌酒、低唱新声,密传意、解回娇目。知谁福。

得似风流,可伊心曲。

(0)

长相思慢.己卯岁留淦上,同诸友泛舟,至卢家洲登小阁,追用贺方回韵,以资坐客歌笑

急雨回风,淡云障日,乘闲携客登楼。

金桃带叶,玉李含朱,一尊同醉青州。福善桥头。

记檀槽凄绝,春笋纤柔。窗外月西流。

似浔阳、商妇邻舟。

况得意情怀,倦妆模样,寻思可奈离愁。

何妨乘逸兴,甚征帆、只抵芦洲。月却花羞。

重见想、欢情更稠。

问何时,佳期卜夜,如今双鬓惊秋。

(0)

贽林路教

千载孤山处士星,只将閒逸了平生。

一联好句香犹在,几世闻孙声最清。

泮水工夫施教雨,梅花标格待和羹。

不知野叟何缘分,邂逅城闉幸识荆。

(0)

次程南仲韵·其三

兴来呼酒乏瓷卮,自笑醄醄作么为。

细诵坡仙前后赋,更歌元亮去来辞。

一心湛彻长如水,两鬓髼松半欲丝。

毕竟不消惆怅得,苍松独傲岁寒时。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