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程南仲韵·其三》
《次程南仲韵·其三》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兴来呼酒乏瓷卮,自笑醄醄作么为。

细诵坡仙前后赋,更歌元亮去来辞。

一心湛彻长如水,两鬓髼松半欲丝。

毕竟不消惆怅得,苍松独傲岁寒时。

(0)
注释
兴来:兴致来临。
呼酒:喊酒。
乏:缺少。
瓷卮:酒杯。
自笑:自我嘲笑。
醄醄:醉态。
么为:做什么。
坡仙:苏轼,号东坡居士。
前后赋:指苏轼的诗词。
元亮:陶渊明,字元亮。
去来辞: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一心:内心。
湛彻:清澈。
长如水:长久如水般平静。
两鬓:两鬓边。
髼松:蓬松。
半欲丝:接近白发。
毕竟:终究。
惆怅:伤感。
苍松:青松。
独傲:独自傲立。
岁寒时:寒冬时节。
翻译
兴致来了就喊酒却杯中无多,自己傻笑着不知所措。
细细品味苏东坡前后的诗篇,再唱起陶渊明的归隐之词。
心中一片清澈如水,两鬓已显斑白接近银丝。
终究不必太过伤感,就像那苍松在寒冬中独自傲立。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在自我抒怀中流露出的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独处的快乐。诗人以"兴来呼酒乏瓷卮,自笑醄醄作么为"开始,表现了他对酒的喜爱和自得其乐的心境。这里的“兴”指的是诗人的情感高涨,而“乏瓷卮”则是形容酒杯空了,但依然保持着对酒的渴望和期待。“醄醄”是一种满足而轻松的笑声,表达了一种自在自得、不为外物所扰的心境。

接着“细诵坡仙前后赋,更歌元亮去来辞”,诗人通过吟诵古代文学巨匠苏轼(东坡)和白居易的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细诵”意味着仔细地、慢慢地咏味这些经典作品,“更歌”则表明诗人在吟诵中不断地寻找新的灵感和乐趣。

第三句“一心湛彻长如水,两鬓髼松半欲丝”,形容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一心”指的是专注而纯净的心志,“湛彻”则是形容这种心态像清澈的水一样透明无瑕。“两鬓髼松半欲丝”则描绘了诗人年岁渐长,头发也随之斑白,但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毕竟不消惆怅得,苍松独傲岁寒时”,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受世俗困扰的情怀。这里“毕竟”意味着最终的结果,而“不消惆怅得”则是说这种心境是不受任何忧虑和烦恼所影响的。“苍松独傲岁寒时”形容了诗人像那些在严冬中依然郁郁葱葱、傲立雪中的老松一样,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尊贵。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宁静而深远的,他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吟诵与欣赏,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并在这种过程中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和满足。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寿搕?大师

土床閒坐啜黄齑,得句时翻经背题。

义胆久拚沙暴骨,禅心不学絮黏泥。

难期苏子看羝乳,长伴支公听马嘶。

塞外无花拈雪示,何人微笑各凄凄。

(0)

秦淮秋感·其二

劫后楼台感不胜,卅年如梦数中兴。

红桥西去垂杨老,照尽沧桑几处镫。

(0)

和夫子读留侯传作

早逢黄石公,暮访赤松子。

人比鲁连豪,伍无樊哙耻。

英雄富贵总成空,辟谷宜从进履始。

少年便学长不死,永保貌如妇人美。

(0)

春日即景·其二

鬓簪杨柳绿堆鸦,薄薄罗衣短短钗。

最爱平原新雨过,落花香染踏青鞋。

(0)

子夜歌

添罢博山香,笑对银釭立。

珍重并头花,劝郎莫轻剔。

冷月出疏林,窥窗皎如雪。

试取瑶琴弹,泠泠不成曲。

冬夜抑何长,怕展衾如铁。

独自倚薰笼,心碎铜壶滴。

(0)

秋日寄妹

极目明湖景物非,天涯有客泪沾衣。

闺中望断南来雁,到得秋来犹未归。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