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封不住,碧树吐奇滋。
相看两无语,各是会心时。
白云封不住,碧树吐奇滋。
相看两无语,各是会心时。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之美,以及在静谧中找到共鸣的深刻情感。
“白云封不住,碧树吐奇滋。” 开篇以白云与碧树为意象,白云象征着自由与飘逸,而碧树则代表生机与静美。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可捉摸与生命力旺盛的双重特质。白云无法被束缚,象征着自然界的广阔与自由;碧树则在云雾中吐露新绿,展现生命的蓬勃与不息。
“相看两无语,各是会心时。” 后两句转而描写人与自然的互动。在这样的场景下,诗人与观画者(或画家)相对无言,却在心中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这里的“会心”不仅指对画面的欣赏,更包含了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这一刻,无需言语,心灵的契合已足够表达所有的情感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情感的捕捉,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追求和谐、崇尚自然、重视内心体验的艺术精神。
世间得意是春风,散诞经过触处通。
细摇柳脸牵长带,慢撼桃株舞碎红。
也从吹幌惊残梦,何处飘香别故丛?
犹以西都名下客,今年一月始相逢。
泥泥露凝叶,骚骚风入林。
以兹皓月圆,不厌良夜深。
列坐屏轻箑,放怀弦素琴。
儿女各冠笄,孙孩绕衣襟。
乃知大隐趣,宛若沧洲心。
方结偕老期,岂惮华发侵。
笑语向兰室,风流传玉音。
愧君袖中字,价重双南金。
前年冠獬豸,戎府随宾介。
去年簪进贤,赞导法宫前。
今兹戴武弁,谬列金门彦。
问我何所能,头冠忽三变。
野性惯疏闲,晨趋兴暮还。
花时限清禁,霁后爱南山。
晚景支颐对尊酒,旧游忆在江湖久。
庾楼柳寺共开襟,枫岸烟塘几携手。
结庐常占练湖春,犹寄藜床与幅巾。
疲羸只欲思三径,戆直那堪备七人。
更想东南多竹箭,悬圃琅玕共葱茜。
裁书且附双鲤鱼,偏恨相思未相见。
知君住处足风烟,古寺荒村在眼前。
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