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泥露凝叶,骚骚风入林。
以兹皓月圆,不厌良夜深。
列坐屏轻箑,放怀弦素琴。
儿女各冠笄,孙孩绕衣襟。
乃知大隐趣,宛若沧洲心。
方结偕老期,岂惮华发侵。
笑语向兰室,风流传玉音。
愧君袖中字,价重双南金。
泥泥露凝叶,骚骚风入林。
以兹皓月圆,不厌良夜深。
列坐屏轻箑,放怀弦素琴。
儿女各冠笄,孙孩绕衣襟。
乃知大隐趣,宛若沧洲心。
方结偕老期,岂惮华发侵。
笑语向兰室,风流传玉音。
愧君袖中字,价重双南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图景。开篇“泥泥露凝叶,骚骚风入林”写出了秋夜的宁静与凉爽,透过这些自然景象,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种平凡生活的喜悦。
接着,“以兹皓月圆,不厌良夜深”表达了在这样一个美好夜晚中,与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是多么珍贵。这里的“兹”字用得非常巧妙,既指代了这个夜晚,又暗示了一种仪式感,仿佛在庆祝这份平凡生活中的美好。
诗人随后描述了家庭聚会的场景,“列坐屏轻箑,放怀弦素琴”画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音乐会的景象。家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清洁、简约的乐音,这种生活态度让人感到既安逸又高雅。
“儿女各冠笄,孙孩绕衣襟”则描写了孩子们在这样的夜晚中,也参与到了家庭活动之中。他们或许戴着小巧可爱的装饰,或是围绕在长辈的衣服边缘,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代际和谐共处的情感。
“乃知大隐趣,宛若沧洲心”则表明诗人通过这样的家庭生活,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大乐趣。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快乐,就如同古时隐逸在山林中所寻求到的宁静与满足。
“方结偕老期,岂惮华发侵”则是诗人表达了愿意与家人共同度过晚年,不畏华发渐白的自然规律。这里的“偕老”二字,蕴含深情,显示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
最后,“笑语向兰室,风流传玉音。愧君袖中字,价重双南金。”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中,不仅享受着音乐,更感受到来自书信中的温暖。这里的“玉音”与“双南金”都是高贵和珍稀的象征,强化了这种情感交流的深刻和难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充满诗意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歌颂了家庭的温暖,更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珍视与向往。
蒿歌引往绋,言出郭南门。
我来临其窆,衰草凄寒原。
情至时掩泣,痛惋不能言。
百年合有死,惜此英妙魂。
我昔有女萝,附此长松根。
托生相因依,绸缪在东昆。
长松一朝折,修蔓绝攀援。
茕茕委中道,有身安用存。
比比托邻并,相好逾百年。
老少虽消息,林庐无改迁。
辛亥壬子岁,潢潦割相连。
滔滔槩吴会,垫彼公私田。
田中不生谷,辟术无所传。
嚼草草亦尽,仰面呼高天。
惟食累于世,不如枝上蝉。
浑舍相抱哭,泪行间饥涎。
日夜立水中,浊浪排胸肩。
大儿换斗粟,女小不论钱。
驱妻亦从人,减口日苟延。
风雨寻塌屋,各各易为船。
忧厄久不解,岂免疾疫缠。
死者随河流,沈骨鱼龙渊。
生者乞四方,所饱何处边。
两年非一日,几日艰一饘。
逐逐更逐逐,去如飘叶然。
飘叶或回风,故处还周旋。
一去叵测归,归亦何为廛。
乡土及骨肉,岂绝情爱牵。
厚地莫容居,皇天不哀怜。
四郊类兵变,苍莽空人烟。
盗贼国有讨,此祸力难援。
州司旷恤典,势分与民县。
告诉走无门,何况病莫前。
老夫廪无米,亦无广厦千。
对眼不忍见,衷肠惟火然。
便欲吐我哺,纳彼止一咽。
众口相嗷嗷,欲足理莫全。
故好成乖隔,载聚何因缘。
《十八邻》【明·沈周】比比托邻并,相好逾百年。老少虽消息,林庐无改迁。辛亥壬子岁,潢潦割相连。滔滔槩吴会,垫彼公私田。田中不生谷,辟术无所传。嚼草草亦尽,仰面呼高天。惟食累于世,不如枝上蝉。浑舍相抱哭,泪行间饥涎。日夜立水中,浊浪排胸肩。大儿换斗粟,女小不论钱。驱妻亦从人,减口日苟延。风雨寻塌屋,各各易为船。忧厄久不解,岂免疾疫缠。死者随河流,沈骨鱼龙渊。生者乞四方,所饱何处边。两年非一日,几日艰一饘。逐逐更逐逐,去如飘叶然。飘叶或回风,故处还周旋。一去叵测归,归亦何为廛。乡土及骨肉,岂绝情爱牵。厚地莫容居,皇天不哀怜。四郊类兵变,苍莽空人烟。盗贼国有讨,此祸力难援。州司旷恤典,势分与民县。告诉走无门,何况病莫前。老夫廪无米,亦无广厦千。对眼不忍见,衷肠惟火然。便欲吐我哺,纳彼止一咽。众口相嗷嗷,欲足理莫全。故好成乖隔,载聚何因缘。
https://shici.929r.com/shici/XRHJAdeDI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