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
能迷非常迷,安得长相似。
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
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
分别心未忘,何由出生死。
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
能迷非常迷,安得长相似。
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
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
分别心未忘,何由出生死。
这首诗名为《真妄偈》,出自唐代著名高僧澄观之手。诗中融汇了深厚的佛学哲理,探讨了真与妄、迷与悟之间微妙的关系。
"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能迷非常迷,安得长相似。"
这两句开篇便点出了心灵迷失与觉醒的辩证法则。一方面,“迷真”指的是对真理的忽略和误解,导致了“妄念”的生起;而另一方面,当人悟到了真理,这些虚幻不实的念头也随之消止。"能迷非常迷"表达了一种极度的迷惑状态,而"安得长相似"则是在询问这样一种迷失如何能够持续不断地保持下去。
"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妄”与“真”的关系。在佛教中,“妄”指的是一切虚幻不实的现象,而诗人提到"从来未曾悟"表明了人们长久以来对这些虚妄之物的认同和迷惑。紧接着,"故说妄无始"则是指这种迷惑自古至今,无所谓始。而“知妄本自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到妄念的本质即是理解真理。最后,“方是恒妙理”表达了一种超越世间变化,永恒不变的法则。
"分别心未忘,何由出生死。"
在这两句中,诗人探讨了“分别心”的作用。在佛教中,分别心指的是对现象进行区分和判断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往往导致了对世间万物的执着,从而陷入生死轮回。这两句问的是,如果我们不能超越这种分别心,那么又如何能够脱离生与死的轮回呢?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真妄关系的探讨,引导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解脱之道。澄观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清晰的哲思,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禅意盎然的画卷。
仲夏夜向短,忽忽不得寐。
所思眇天未,鸿雁冉而至。
佳人隔湘波,遗我云锦字。
开缄珠贝光,亹亹见深意。
绸缪梅剑言,噫譩胶漆地。
时危先金甲,儒服久沦弊。
感子情义重,难以笔舌记。
念昔在京师,邂逅意交质。
文章讵足传,偏爱无妒忌。
逢人说项斯,益见君子谊。
我生岂土木,啧啧赏风味。
顷来趣南方,骢马金络辔。
侁侁表干臣,赫赫天子使。
始识豸绣衣,已褫魑魅气。
如何驾鼓车,乃用此骐骥。
所幸日亲炙,慰我色憔悴。
公门数十寻,不见所深邃。
俯心下微贱,此辈一腾沸。
平生诗百篇,缮写入箧笥。
自愧交游间,何敢复当是。
鄙夫昧逢迎,动辄得詈戾。
遽意遁樵渔,横逆莽复炽。
非子善解排,何以控轩轾。
凝情外形骸,奋舌略荣利。
岂无英乂者,与我独投契。
朱炎射北林,樯乌荡离思。
恻恻芋原屺,悠悠岊江涘。
楼船忽复解,我马何当系。
江山一搔首,天地双挥泪。
君才万夫敌,伟矣瑚琏器。
富贵何可言,勋名会多事。
九域悲风尘,三垂更烽燧。
疏瓜莫华滋,短狐暗窥伺。
先帝在天灵,仗尔济颠踬。
桓桓裴晋公,彪炳于史氏。
王通虽铲采,恋阙心尚閟。
太平十二策,寂寥昔曾试。
持危良独难,避色信所致。
古今贤达士,用舍各行志。
赠子猛虎篇,高歌发欲竖。
《答毛汝厉侍御》【明·郑善夫】仲夏夜向短,忽忽不得寐。所思眇天未,鸿雁冉而至。佳人隔湘波,遗我云锦字。开缄珠贝光,亹亹见深意。绸缪梅剑言,噫譩胶漆地。时危先金甲,儒服久沦弊。感子情义重,难以笔舌记。念昔在京师,邂逅意交质。文章讵足传,偏爱无妒忌。逢人说项斯,益见君子谊。我生岂土木,啧啧赏风味。顷来趣南方,骢马金络辔。侁侁表干臣,赫赫天子使。始识豸绣衣,已褫魑魅气。如何驾鼓车,乃用此骐骥。所幸日亲炙,慰我色憔悴。公门数十寻,不见所深邃。俯心下微贱,此辈一腾沸。平生诗百篇,缮写入箧笥。自愧交游间,何敢复当是。鄙夫昧逢迎,动辄得詈戾。遽意遁樵渔,横逆莽复炽。非子善解排,何以控轩轾。凝情外形骸,奋舌略荣利。岂无英乂者,与我独投契。朱炎射北林,樯乌荡离思。恻恻芋原屺,悠悠岊江涘。楼船忽复解,我马何当系。江山一搔首,天地双挥泪。君才万夫敌,伟矣瑚琏器。富贵何可言,勋名会多事。九域悲风尘,三垂更烽燧。疏瓜莫华滋,短狐暗窥伺。先帝在天灵,仗尔济颠踬。桓桓裴晋公,彪炳于史氏。王通虽铲采,恋阙心尚閟。太平十二策,寂寥昔曾试。持危良独难,避色信所致。古今贤达士,用舍各行志。赠子猛虎篇,高歌发欲竖。
https://shici.929r.com/shici/yuppR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