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
《感事》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太平无武备,一动未能安。

庙算何时胜,人生到处难。

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

秪有旴江守,怜民不爱官。

(0)
注释
武备:军事装备或防御措施。
动:动作,这里指引起动荡的事情。
庙算:古代对战争策略的规划和计算。
人生到处难:人生的困难和挑战无处不在。
役频:频繁的徭役。
农力耗:农民的体力消耗。
赋重:赋税繁重。
女工寒:女性劳动者生活艰辛。
旴江守:旴江地方的官员。
怜民:爱护人民。
不爱官:不只看重自己的官职。
翻译
社会安宁无需武力防备,一旦有所动静就难以安定。
朝廷的谋略何时能获胜,人生在世处处都充满艰难。
频繁的劳役使农民疲惫,沉重的赋税让女子工作也倍感寒冷。
只有旴江的官员,他关爱百姓而不只是爱惜自己的官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频仍、民生凋敝的画面,通过对比太平时期无需武备与动荡时期无法安宁的对比,抒发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乱之苦难深刻感受。诗人以"庙算何时胜"表达了对战争胜利无着落的迷茫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民众困顿生活的同情。

在这首五言绝句中,诗人的笔触沉重而深邃,他通过描绘役使频繁、农力耗竭和赋税沉重给妇女带来的寒冷,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破坏。"秪有旴江守,怜民不爱官"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那些被迫远离家乡、困守边塞的将士的同情,以及对于不顾民生的官员的批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是一篇充满时代感和人文关怀的杰作。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和得全喜雪韵·其一

天道流行自有经,一冬常燠大无伦。

临期飞雪粗成冷,只隔明朝便是春。

窗外晓山高积玉,梦回夜月更铺银。

玄冥恰似轮台悔,改过虽新已误人。

(0)

题墨梅·其二

笔头开造化,花外越精神。

偃蹇蟉龙表,新梢最可人。

(0)

题花光梅十首·其二绝后再苏

深山大泽老龙僵,不染樵人斧上霜。

月魄存存枯槁里,忽然枝上弄精光。

(0)

题立斋天台图·其一

留题已是十年前,展卷重看思惘然。

汝以不言传至道,岂如吾道以言传。

(0)

叶西庐惠冬菊三绝·其一

风紧东篱长旧荄,主人杖屦日徘徊。

后时独立应无恨,少待梅花相伴开。

(0)

再和韵上石塘吴·其四

破笈兵韬久已焚,床头仅有易书存。

一观周礼归来后,依旧白云深闭门。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