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蕊初含,棉花欲吐,春光渐与膏沐。
乳莺催意香泾,旅雁引辞槛曲。
兰桡荡漾,羡归客,鸳鸯相逐。
漫计程,想到明湖,尚未藕肥菱熟。
知佩又、大红媚蝠。么凤子、再看羽绿。
早从奔月灵娥,乞得兔儿在腹。
罗孚曾至,怎忘得、芝甘如肉。
待宦成,散带重游,肯作洞天梅福。
荔蕊初含,棉花欲吐,春光渐与膏沐。
乳莺催意香泾,旅雁引辞槛曲。
兰桡荡漾,羡归客,鸳鸯相逐。
漫计程,想到明湖,尚未藕肥菱熟。
知佩又、大红媚蝠。么凤子、再看羽绿。
早从奔月灵娥,乞得兔儿在腹。
罗孚曾至,怎忘得、芝甘如肉。
待宦成,散带重游,肯作洞天梅福。
此诗《东风第一枝·送张君携假返杭州》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送别之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开篇“荔蕊初含,棉花欲吐”,以自然景象起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接着“春光渐与膏沐”一句,将春光比作润泽万物的膏脂,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滋养与温暖。
“乳莺催意香泾,旅雁引辞槛曲”两句,通过莺啼雁鸣,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含离别的哀愁。“兰桡荡漾,羡归客,鸳鸯相逐”则以水上的兰舟和鸳鸯追逐,表达了对归客的羡慕与祝福。
“漫计程,想到明湖,尚未藕肥菱熟”几句,诗人想象着归客的行程,期待着明湖的美景,以及那里的藕与菱角,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知佩又、大红媚蝠。么凤子、再看羽绿”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佩饰、蝙蝠、凤子等物象,寓意着美好的祝愿与期待。
“早从奔月灵娥,乞得兔儿在腹”一句,借神话故事表达对归客的祝福,希望他能像嫦娥一样,拥有美好的生活与未来。
“罗孚曾至,怎忘得、芝甘如肉”中,“罗孚”可能指一种交通工具或旅行方式,此处表达对过往旅行经历的怀念,同时以“芝甘如肉”形容旅途中的美味佳肴,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最后“待宦成,散带重游,肯作洞天梅福”表达了对归客未来的期许,希望他功成名就后,还能回到这里,如同东汉隐士梅福一般,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首词以春日送别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神话故事、日常生活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梦跨海风出埃?,万顷琼瑶双履踏。
四无畔岸水连天,两碗琉璃自相合。
当时我外更无人,仙圣往来班杂遝。
恍然梦觉失清游,正似明珠埋蚌蛤。
十年对月心自拜,江南沙土老额塌。
羡君持月海天游,万里乾坤云一匝。
乘槎径到斗牛间,细语星辰相问答。
知君此行有奇遇,直挟星书扣阊阖。
群仙若问青山人,白发秋深坐萧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