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
《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委质承仙翰,只命遄遥策。

事偶从梁游,人非背淮客。

长驱历川阜,迥眺穷原泽。

郁郁桑柘繁,油油禾黍积。

雨馀林气静,日下山光夕。

未攀丛桂岩,犹倦飘蓬陌。

行当奉麾盖,慰此劳行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jiàozhuījiǔchénggōngzhōngkǒuhào
táng / qiáo

wěizhìchéngxiānhànzhīmìngchuányáo
shìǒucóngliángyóurénfēibèihuái

chángchuānjiǒngtiàoqióngyuán
sāngzhèfányóuyóushǔ

línjìngxiàshānguāng
wèipāncóngguìyányóujuànpiāopéng

xíngdāngfènghuīgàiwèiláoxíng

翻译
献身于仙人的墨宝,只求快速完成使命
这次行程偶然与梁地的朋友同行,而非背离淮河的旅客
长途跋涉穿越山川丘陵,远望无尽的平原和湖泊
茂盛的桑柘树林郁郁葱葱,金黄的稻谷堆积如山
雨后林间气息宁静,夕阳西下,山色更显瑰丽
还未攀登丛生的桂岩,已感疲倦于漂泊的旅途
即将侍奉于尊贵的仪仗之下,以此慰藉这辛劳的旅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旅途中的景象和心情。"委质承仙翰,只命遄遥策"表明诗人以文学修养自持,顺应天命,轻松前行。"事偶从梁游,人非背淮客"则说明诗人并非流离失所之人,而是在特定情况下漫游于梁山之间。

随后,"长驱历川阜,迥眺穷原泽"展现了诗人行走在连绵的山川和广阔的原野中,视线穿越远处的水泽。景物描写生动,如"郁郁桑柘繁,油油禾黍积"中的桑树和水苇交织成荫,禾苗和黍子茂盛而油润。

接下来的"雨馀林气静,日下山光夕"则描绘了雨后林间的清净与傍晚时分山谷中的温柔光线。诗人似乎还没有攀登桂岩,只是疲惫于飘逸的道路上。

最后,"行当奉麾盖,慰此劳行役"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应承担起指挥和领导的角色,以安抚这段艰难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于旅途生活的一种超然与释然,同时也透露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雨止读陶诗有感

涓涓泉溜木欣欣,便觉居闲思不群。

快睹朝霞开宿雾,少休时雨霭停云。

无弦琴上宫商足,有酒篇中醉醒分。

谁是知音谁可酌,置琴罢酒对炉熏。

(0)

春日杂书十首·其十

自入春来日日愁,惜花翻作为花羞。

呢喃飞过双双燕,嗔我帘垂不上钩。

(0)

意行桥

我行且奚适,兴尽忽自返。

倒影射清漪,回光在桥板。

(0)

句·其五

蓬莱春思重云上,江汉秋情十载前。

(0)

寄和晏守

二年怀郡印,八度到柴扉。

曾未陪珠履,频烦友布衣。

水边孤鹤睡,天际片云归。

拜德知何日,烟霞恋翠微。

(0)

次韵枢言龙图得请洞霄之作·其一

世间如幻此生浮,宁典仙祠不典州。

决胜金城勋烈茂,宣风玉垒治声优。

远移遁迹无嘶马,旧得调元问喘牛。

耆俊如公宜大用,行闻召节趣兰舟。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