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一》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一》全文
宋 / 张继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瞥然光景几时休,出入轮回去复收。

只为贪痴缘底事,不思清静学真修。

虎龙便是升天驾,铅汞元为出世舟。

多少神仙哀俗辈,故留丹诀救凡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道士张继先创作的《金丹诗四十八首》中的第二十一首,属于道教内丹修炼类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比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光景,揭示了世人贪恋尘俗、执迷不悟的状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静无为、追求真理的向往和提倡。

"瞥然光景几时休,出入轮回去复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对世间光怪陆离但终将消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循环不息的无奈。诗人通过这种叙述,引发读者对于生死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只为贪痴缘底事,不思清静学真修。" 这两句则直接指出了人们沉迷于世俗欲望,不愿意去追求内心的宁静以及道法上的真正修炼。这是诗中批判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反映了作者对于人们应当追求精神层面提升的主张。

"虎龙便是升天驾,铅汞元为出世舟。" 这两句中的“虎龙”和“铅汞”,在道教中象征着修炼成仙的境界,以及通过内丹修炼达到超凡脱俗的工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修炼成就、脱离尘世的向往。

"多少神仙哀俗辈,故留丹诀救凡流。"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情景:有许多已经成道的神仙出于怜悯之心,留下丹法(内丹修炼的秘诀)来拯救那些还沉迷在世俗中的普通人。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播道教智慧、引导人们走向光明境界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精神世界,反思生命意义,以及提倡内丹修炼的途径,展现了作者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和个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真理的渴望。

作者介绍
张继先

张继先
朝代:宋   字:嘉闻   号:翛然子   籍贯:林灵素真   生辰:1092-1127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猜你喜欢

摄山怀古三首·其三张指挥

孤忠有佳儿,羽林生光辉。

试看蒋陵下,周粟生尚希。

更爱诗思工,如鸿冥冥飞。

中山孙子亦式微,白门世臣张锦衣。

(0)

即事

水态山光结揽中,便途城郭一观风。

笙歌正闹武林社,梅石空传德寿宫。

柳色含烟蘸波绿,桃花过雨艳春红。

吾民乐处吾同乐,尚虑馀三有未充。

(0)

兰亭恭咏皇祖模帖御笔

真赝操戈互诋攻,圣多能以不同同。

右军设使瞻仙藻,定早倾心拜下风。

(0)

禹庙览古

得涖稽山峻,言瞻禹庙崇。

碑文拟衡岳,井穴达龙宫。

问讯传工部,栖迟遇义公。

錞于寻岂在,窆柱恨难穷。

帆石终邻诞,梁梅久付空。

惟应敷土迹,天地并鸿功。

(0)

为胡雒君题说经图二首图三人一雒君一钱䀲之一陈仲鱼·其二

闻名吾未识钱陈,应是东南两俊民。

最忆半生同研席,独誇胡子出风尘。

文章经术元同贯,场屋徵车总致身。

他日圣朝论白虎,三君谁是著通人。

(0)

寄任幼直

昔开金匮集群贤,花药春风坐榻连。

藏史著书归苦县,祠官侍礼在甘泉。

羁闲系马阶前地,怅望飞鸿树杪天。

岂必知音当代少,众中时一鼓琴弦。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