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流春不当春,江花江草故愁人。
开头捩舵汝何往,击鼓鸣桡皆不伦。
巫峡猿啼真迸血,楚天朝雨最通神。
老夫欲寄精诚去,凭仗高风达紫宸。
江水流春不当春,江花江草故愁人。
开头捩舵汝何往,击鼓鸣桡皆不伦。
巫峡猿啼真迸血,楚天朝雨最通神。
老夫欲寄精诚去,凭仗高风达紫宸。
这首诗《愁》由明末清初的诗人金人瑞所作,以江水、江花、江草等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情感波动。
首联“江水流春不当春,江花江草故愁人”,开篇即以江水、江花、江草等景物,营造出一种春日特有的生机与活力,但诗人却从中感受到了愁绪,暗示了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江水本应是春天的象征,却在诗人眼中成了不适宜的元素;江花江草本应是生机勃勃的代表,却让诗人感到忧愁,这种反差凸显了诗人情绪的低落和对现状的不满。
颔联“开头捩舵汝何往,击鼓鸣桡皆不伦”,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自问或对某种事物发出疑问:“开始转向的你,要去向何方?”这里的“汝”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一种冲动或行动,而“何往”则表达了对这一行动目的的困惑。接着,“击鼓鸣桡皆不伦”则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混乱或不合常规的状态,暗示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和迷茫。
颈联“巫峡猿啼真迸血,楚天朝雨最通神”,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巫峡的猿啼声仿佛是痛苦的嘶吼,楚天的朝雨则像是上天的悲悯之泪,这些意象都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某种难以言说的痛苦和哀伤的感受。
尾联“老夫欲寄精诚去,凭仗高风达紫宸”,诗人表达了想要传达自己深沉情感的愿望,希望借助某种力量将这份精诚送达至高处,可能是皇帝或其他权威人物,寻求理解和帮助。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愁绪和挣扎,以及对改变命运的渴望。